其實多肉植物並不是“喜旱”, 而是“耐旱”, 這兩個含義相去甚遠。 多肉植物原生地環境大家也都有所耳聞, 是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乾旱少雨的地區。

一旦有雨水, 它們會立即喝飽喝足, 然後儲藏在體內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就形成了肥厚多汁的外形。 乾旱的時候它們就要靠消耗體內儲藏的水分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了。
它其實只是比其他植物更加能忍耐缺水的日子而已, 而換做其他植物早就渴死了。 這個道理很淺顯, 一說就明白了。 我上文提到上廁所的比喻, 其實澆水也一樣, 澆多了要排泄出來, 這就好比花盆的透水性——盆底不能有積水, 必須排水順暢。 多餘的水分根系是吸收不了的, 植物體內的水分已經達到飽和狀態, 因此澆多的水分必須流出來, 否則會讓根系缺氧窒息, 盆底也會成為細菌歡快的繁殖場地。

“不幹不澆, 澆則澆透”——為啥要澆透?澆透了盆底就會有水流出來, 你就能直觀地看到。 因為這樣才能保證最底部的根系也吸收到水分, 並且從另外一種程度上來說能驗證你的植料的瀝水速度, 還有花盆的透水性能,盆底孔是否堵塞等等。 “寧幹勿濕”沒有錯, 是一種保險的方案, 而且十分保險。 自己如果把握不好水量, 就不如少澆一點穩妥, 初學可建議選擇此方案。
而“大膽澆水論”則是一種能使多肉植物生長旺盛、迅速、飽滿, 最容易達到最佳狀態的方案。

我不建議使用底部無孔的花器, 因為你不知道多少的水量是既能達到底部根系,
當然我以上說的“大膽澆水論”是在生長期的澆水適用方法, 在休眠期控水或者停水當然是最穩當的, 記住!休眠期採用“保險方案”是絕對錯不了的。

並且,澆水量還要根據南北地域情況、天氣情況、溫度、空氣濕度來做具體適用。北方氣候乾燥,晴天少雨,水分蒸騰很快,澆水頻率可以高一些。而南方陰天多雨,空氣濕度高,水分蒸發很慢,因此澆水頻率肯定要低一些。
對於花器來說,塑膠、樹脂、瓷器等器皿相對來說透水透氣性差,澆水頻率是要大大減少的。而陶盆、瓦盆則可以提高澆水次數。
現在也馬上要入夏了,因此澆水量要逐漸減少了,入夏後是要嚴格控水的。總之,這些經驗通過自己慢慢實踐就明白了,沒有那麼糾結和複雜。
養殖多肉植物澆水要點
並且,澆水量還要根據南北地域情況、天氣情況、溫度、空氣濕度來做具體適用。北方氣候乾燥,晴天少雨,水分蒸騰很快,澆水頻率可以高一些。而南方陰天多雨,空氣濕度高,水分蒸發很慢,因此澆水頻率肯定要低一些。
對於花器來說,塑膠、樹脂、瓷器等器皿相對來說透水透氣性差,澆水頻率是要大大減少的。而陶盆、瓦盆則可以提高澆水次數。
現在也馬上要入夏了,因此澆水量要逐漸減少了,入夏後是要嚴格控水的。總之,這些經驗通過自己慢慢實踐就明白了,沒有那麼糾結和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