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體中的有害細菌含量超過安全範圍
魚生活在水中, 大家都知道, 即使在飼水的正常狀態下, 缸內亦存活著大量的細菌, 其中有有益菌和有害菌, 當然, 有害菌可以基本定義為致病菌, 如:粘球菌、點狀產氣單胞菌、點狀極毛桿菌等。 當水體中的有害菌在一個安全範圍時, 魚體在正常狀態下, 不會被細菌侵襲而致病, 但當水體的細菌含量超過安全標準時, 在適當的機會下, 魚體將會患細菌性疾病。
造成水體致病菌超標的情況個人分析有以下幾種:
A、季節性:每年4-5月份, 春夏交替,
B、溫度:在較高的水溫下, 魚體吃食及排泄加快, 為細菌的繁衍帶來便利, 同時較高的水溫也是細菌爆發的溫床。
C、有機質含量的增加:如果太久不換水, 或在夏天魚體吃食及排泄過多的情況下, 水中有機質含量會增加, 而這一點卻為細菌的繁衍提供了溫床。
D、水體過小或密度過大:寵物網小編說, 在正常投喂下, 水體過小或密度過大亦會大大提高單位水體的有機質, 進而引起致病菌大量滋生。
2、水體中的有害細菌雖未超過安全範圍,
那麼大概分析一下, 在何種情況下, 即使致病菌在安全範圍, 魚也會致病。
A、因某些原因導致魚體外傷, 如:撈魚或缸中有尖狀物, 導致魚體損傷, 外寄生蟲寄生處導致魚體損傷(如:錨頭蚤等)
在這種情況下, 魚體損傷處直接接觸水體, 即使致病菌在安全範圍, 但也會受到細菌侵襲而致病。
B、因某種原因導至魚體自身免疫力下降, 致使致病菌在安全範圍, 魚也會致病。
個人分析大概有以下幾種致魚體抵抗力下降情況:
1、季節交替(4-5月、8-9月), 因水溫變化較大, 魚體自身要進行適應環境的調節, 在此階段, 魚體的抵抗力會下降。
2、繁殖季節, 親魚繁殖之後, 自身免疫力會大幅度下降。
3、經過長途運輸的魚, 其自身免疫力會較差,
4、新魚在剛進入新環境的時候, 適應環境期, 免疫力也較差。
5、水環境突變導至魚體不適、緊張, 致免疫力下降, 如水流直沖魚體、過水溫差過大、升溫或降溫過快、氣候突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