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徹底清塘。 消除魚病傳染源
池塘是魚類生存的場所, 徹底清塘, 改善池塘的環境條件, 是預防魚病和提高魚產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1.1清除池塘裡的淤泥草。
初春解凍後, 排幹池水, 修整池堤, 疏通管道, 清除池底過厚的淤泥和雜草, 不但可以將淤泥中殘存的餌料碎屑, 魚類糞便和各種病原體等清除乾淨, 還可提高池塘貯水深度, 改善池塘環境, 擴大魚類活動空間,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養殖效益。
1.2藥物清塘
目前常用的清塘藥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
1.2.1生石灰清塘, 如果乾法清塘, 平均水深10cm, 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0~75kg.若帶水清塘,
1.2.2漂白粉清塘。 使用漂白粉須帶水清塘, 使池水呈20ppm濃度。 先將漂白粉加水溶化後, 立即全池潑灑。 一周後即可放魚。
魚池經消毒, 可殺滅和消除水中的各種病原體, 中間寄主螺、蚌, 以及青泥苔、水生昆蟲、野雜魚、蝌蚪等魚類敵害, 從而減少或杜絕魚類病害的發生。
1.2.3水源:水源充足有保障, 水質良好, 無毒, 無味無污染, 符合國家養殖用水標準, 注水口要設欄魚柵, 防止雜草汙物及野雜魚入池。
2、在生產過程中堅持藥物預防。 切斷魚病傳播途徑
2.1魚體消毒
在苗種分塘、並塘、換水、放養前和入越冬池前, 都要進行魚體消毒, 用3%~5%的鹽水浸洗5~10分鐘, 徹底切斷病原體對魚的傳染和侵襲途徑。
2.2食場消毒
主要採用食場掛袋消毒法, 用細紗布袋裝入漂白粉100g, 掛在餌料臺上沉入水下5cm處即可, 使魚前來吃食時達到消毒預防疾病的目的。
2.3餌肥料消毒
如果是青飼料, 可將青飼料放在6ppm濃度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分鐘後再投喂。 若是施肥, 每500kg糞肥加入120g漂白粉拌勻經過充分發酵後再施入魚池。
2.4工具消毒
養魚用的各種工具, 往往成為傳播魚病的媒介, 因此, 小型工具可放在10ppm濃度的硫酸銅或漂白粉溶液中, 浸泡5分鐘以上, 大型工具可在陽光下曝曬滅菌。
2.5全池藥物潑灑
在飼養期間和發病季節, 可定期和不定期用藥物全池遍灑, 做到無病先防, 有病早治, 防重於治。 應使用農業部頒佈的5070~2002低毒高效健康環保型漁藥,
2.6其它預防措施
可將藥制成藥餌投喂或利用中草藥拌入餌料中預防魚病。 如10kg的魚每天用大蒜素50g與20g食鹽拌和成藥餌, 連喂3~4天;抗菌素, 每10kg魚用20~50mg, 連續投喂5~7天為一個療程, 均可起到消炎滅菌作用, 其效果都很好。
2.7強化檢疫工作
苗種及商品魚的進出, 必須實施檢疫, 阻斷和杜絕病原體的傳播, 從而減少或避免魚病發生。
3、加強飼養管理。 提高魚類的免疫力
飼養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細緻的工作, 是搞好魚類養殖, 促進健康生長, 提高池塘產量, 降低生產成本, 增產增效的保證。
3.1改善池塘生態環境
注意養殖水域環境衛生,
3.2科學放養
放養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的苗種, 保持合理的密度。 合理的密度可促進個體生長潛力, 提高群體產量, 增加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
3.3加強管理
觀察水質變化, 檢查魚的吃食及活動情況, 堅持每天早晚巡塘, 發現魚池有病魚或死魚要及時撈出, 認真檢查, 準確診斷, 對症下藥, 防止其它魚類繼發感染。
3.4科學投喂
採取“三看、四定”投餌法。 魚飼料必須新鮮, 營養豐富, 適口性強。 要“看水、看魚、看天”施肥, 做好“定質、定量、定時、定位”投餌, 保證魚類吃飽, 活動正常, 健康生長。
3.5提倡健康養殖 發展優質高效漁業。
要積極發展無公害的綠色漁業,綜合立體的生態漁業,高雅時尚的休閒漁業,集約高效的現代漁業。有效利用水域空間,投放優良純正的名特優新品種,合理搭配品種比例。適宜的比例可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生物,優化養殖環境,促進生態平衡,提高養殖群體的免疫力,減少魚病發生,生產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安全、優質無公害的水產品,確保養魚生產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健康生長。
3.5提倡健康養殖 發展優質高效漁業。
要積極發展無公害的綠色漁業,綜合立體的生態漁業,高雅時尚的休閒漁業,集約高效的現代漁業。有效利用水域空間,投放優良純正的名特優新品種,合理搭配品種比例。適宜的比例可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生物,優化養殖環境,促進生態平衡,提高養殖群體的免疫力,減少魚病發生,生產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安全、優質無公害的水產品,確保養魚生產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