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資訊 » 新聞焦點

鳥類同伴互幫互助 養育後代

許多動物的行為都是以個體利益為嚮導的, 只要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 任務就算完成了。 可是人們卻在一些鳥類和昆蟲中發現了合作哺育子代的現象。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 一些鳥類的父母在與其他同類取得信任後, 其他同伴會幫助它們養育後代
動物中的合作現象又叫做“進化學悖論”, 其中合作哺育後代的現象又非常罕見, 只在3%~10%的鳥類中被發現過。 而在靈長類中, 具備這種行為的只有狨猴、絹毛猴, 還有我們人類。
上世紀60年代, 英國生物學家William Hamilton提出了一種理論,
當幫助親戚養育後代有助於自己基因的延續時, 自然選擇會將動物引向合作的一邊。 但Hamilton也強調, 只有當雙方血緣關係非常近的時候, 這種互幫互助的行為才會發生, 當然這些動物施加幫助的前提, 是自己絕不能吃虧。
之後,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Jacobus Boomsma又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 他發現在一些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社會化昆蟲中, 這種合作哺育的現象更有可能發生。
一夫一妻制的前提條件完善了Hamilton的理論。 因為在這種條件下, 族群裡所有的後代都“流淌”著同一親代的基因。 而雜交的行為則恰恰相反, 成年動物不會出手去幫助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幼仔。
最近, 英國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Charlie Cornwallis和進化生物學家Ashleigh Griffin想在鳥類中驗證Boomsma的“一夫一妻假說”。

在對267種鳥類的哺育行為進行統計之後, 研究小組發現, 族群中雜交率越高, 合作哺育發生的幾率就越小。 在不相互合作的鳥類中, 雜交率達到了23%;而在具備合作哺育行為的鳥類中, 雜交率只有12%, 並且雜交率越高的鳥群, “保姆”數量也越少。 研究者的這一成果刊登在8月19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中。
儘管這一結果和“一夫一妻假說”是一致的, 但並不能說明一夫一妻制加強了合作哺育行為。 為此, 研究團隊對這267種鳥類的進化方向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
研究者發現, 在上百年的進化史中, 合作型鳥類的祖先確實要比非合作型的鳥類祖先對配偶更加“忠貞不二”。 雜交率低的鳥類向合作哺育模式轉變的速度,
比高雜交率的鳥類快了2倍還要多。 這一結果驗證了“一夫一妻假說”。
“這項研究確認了這樣一個事實。 ”Boomsma說, “雜交阻礙了鳥類的社會化生活。 ” 但英國約克大學的生態學家Kathryn Arnold對此持保留意見, 她認為這項研究把雜交率人為地當做了合作哺育的主要驅動因數。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