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金蛙是一種僅生存於巴拿馬中部山區熱帶雨林中的瀕危兩棲動物。 受壺菌病威脅, 這種會以前肢“手語”傳遞資訊的物種在野外已難覓蹤影。 3日, 巴拿馬埃爾尼斯佩羅動物保護中心主任卡洛斯·卡瓦列羅告訴新華社記者, 巴拿馬金蛙的處境越來越不妙。
巴拿馬金蛙學名澤氏斑蟾,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在距首都巴拿馬城100公里處的埃爾巴耶鎮, 記者在埃爾尼斯佩羅動物保護中心見到了鼎鼎大名的巴拿馬金蛙。
卡瓦列羅說, 金蛙在野外並未完全絕跡, 但數量已極少。 他估計野生巴拿馬金蛙最多不超過500只。
卡瓦列羅告訴記者, 失去棲息地、水污染和氣候變化是造成巴拿馬金蛙數量下降的原因, 而一種名為壺菌病的兩棲動物傳染病, 幾乎給野生金蛙帶來滅頂之災。 感染這種病的兩棲動物可在2至3個月內死亡。 全世界約30%的兩棲動物受壺菌病影響, 目前在野外並無有效控制方法。
壺菌不耐高溫, 因此在埃爾尼斯佩羅動物保護中心,
埃爾尼斯佩羅動物保護中心育有68種不同的蟾蜍, 其中包括29只巴拿馬“國寶”金蛙。 卡瓦列羅說, 像這樣將巴拿馬金蛙置於人類保護下, 可使巴拿馬金蛙免於滅絕。
英國廣播公司2008年2月曾在巴拿馬拍攝野外紀錄片《致野生金蛙的最後揮別》, 但此後由於棲息地遭壺菌病入侵, 人們只能在動物保護中心才能拍攝到金蛙的影像。 這段紀錄片拍下野生金蛙揮“手”向同伴打招呼的瞬間。 由於巴拿馬金蛙在山區熱帶雨林的溪流處繁殖, 湍急的水流聲響讓金蛙無法聽見彼此鳴叫, 因而金蛙學會靠“手語”來吸引異性, 排斥同性。
如今巴拿馬金蛙已成為巴拿馬的重要文化象徵之一。
金蛙由於外形美觀,
經常出現在巴拿馬國家彩票、郵票和明信片上,
旅遊紀念品市場上隨處可見姿態各異的金蛙和印有金蛙圖案的T恤衫。
巴拿馬人熱愛他們的這一“國寶”,
已將每年8月14日定為巴拿馬國家金蛙日,
呼籲人們保護金蛙,
保護金蛙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