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蘭主要是指從高山樹林雜草叢生處採掘回來, 進行家養的春蘭與蕙蘭。 從野生到家養, 由於光照、溫度、水肥、土壤、場地等方面的差異, 須經一個較長的時間的馴化過程, 才能服苗與適應。 所謂馴化, 是在下山蘭的栽培與養護過程中, 採取一系列措施, 使其逐漸改變原來的生長習性, 適應新的環境。 馴化時間一般3年, 甚至更長。 通過每年發新苗, 枯老草這樣一個新陳代謝的例草(換苗)過程, 當全由新苗取代老草時, 馴化即告完成, 以後轉入正常養護。 其主要馴化方法如下:
分株與防腐從山上采回的蘭苗多是五六株、十來株集在一起,
容器與基質用於栽培下山蘭的容器, 以泥瓦盆或塑膠盆為好。 盆的大小以蘭根能在盆內完全伸展為宜。 底孔要大, 要多, 利於透氣與通水。
上盆與緩苗 植株入盆前, 先用窗紗蓋住排水孔防止蚯蚓鑽入盆內。 繼之在盆底墊上占花盆容量約1人的粗爐渣或小石於、碎磚(瓦)塊作為排水層;其上放一層培養土。 這時一手拿苗放在盆的中心, 一手拿鏟填培養土, 在填至離盆口2-3處停下;將植株輕輕向上提一下, 以使根素完全伸展, 把花盆搖動幾下, 讓根與土密切接觸;最後將土培成饅頭形。 栽好以後用細孔壺澆上透水, 以盆底注出流水為度, 將花盆移至明處養護3-4周, 緩苗後按常規進行管理。
澆水與施肥 春秋二季宜l-2大澆1次水,
遮光與調溫 春蘭、惠蘭在山上是靠樹林與雜草遮去強光的, 庭園栽培應隨季節人工調節光照。 早春, 晚秋及整個冬季, 應儘量多見陽光, 初夏至早秋則需散光照射。 栽培數量少的, 可放至蔽蔭處。 稍多的在蘭株上端搭架, 用竹廉邀去上午8-9時以後, 下午5-6時以前的強光, 其餘時間將廉卷起, 使之通風透光, 接受雨露滋潤。 成片栽培的, 需用這光網遮光,
防病與治蟲有些蘭株在採掘時, 即發現有葉斑病, 白絹病與介殼蟲。 下山後溫度高, 濕度大, 通風條件差, 更易受到病蟲的危害。 蘭花常見病害有炭疽病, 葉斑病、腐爛病、介殼蟲與紅蜘蛛。 防治蚜蟲、介殼蟲, 可用樂果或敵敵畏噴油, 紅蜘蛛則用殺蟎特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