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資訊 » 新聞焦點

日生物學家培育出“唱歌”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2日報導, 日本科學家稱, 他們通過基因工程“進化”, 培育出一種能像鳥兒一樣鳴叫的小鼠, 並希望這種方法能説明研究人類語言的起源。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在他們的“進化鼠項目”中培育出了這種基因改造鼠, 這些鼠的DNA更容易發生“基因錯抄”而產生突變。

“變異是進化的動力。 我們通過基因交叉培育了一代轉基因小鼠, 看看會發生什麼。 ”研究領導內村有邦(ArikuniUchimura)說, “我們挨個檢查那些新出生的小鼠……有一天, 我們發現一隻小鼠正在唱歌

像只鳥兒那樣。 ”“我很驚奇, 因為我希望小鼠在身體外形上有些不同。 ”同時也產生了“一隻四肢更短, 有著像達克斯狗一樣尾巴的小鼠。 ”他還指出這種“唱歌鼠”的出生雖是偶然, 但這種特徵將會遺傳給下一代。

實驗室由大阪大學前沿生物科學研究院教授八木健(TakeshiYagi)領導, 目前已有超過100只“唱歌”鼠可供進一步研究。

研究小組希望能為研究人類語言的進化提供線索, 正像其他國家研究會唱歌的鳥兒那樣, 比如雀科小鳥, 能説明他們理解人類語言的起源。

科學家發現鳥兒鳴叫是用不同的聲音基調, 合在一起組成了和聲, 就像人類語言中的單詞那樣, 然後再連成一串, 聽起來就像在唱“歌”, 這也是有一定的語言規則。

“小鼠比鳥兒更適合於研究, 因為它們是哺乳動物, 在大腦結構上和其他生物學方面與人類更接近。 ”有邦解釋說, “我們正在觀察一隻發出新的聲音的小鼠在同群中會對其他普通鼠造成怎樣的影響, 也就是說它有無社交含義。 一般普通鼠在緊張時才會尖叫。 ”

由於變異的小鼠被放到不同的環境中, 或把雄鼠和雌鼠放在一起時它們鳴叫的聲音更大, 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鳴叫“可能是在表達某種情緒或身體狀況。 ”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