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紫菀葉斑病
2010-08-05
46
紫菀葉上的黑斑是由真菌鏈格孢菌侵染引起的。
這種病害稱為紫菀葉斑病。
病菌卞要浸染葉片。
也危害莖、枝。
一般 從植株近地面的老葉開始發病,
以後逐漸向上蔓延。
發病初期,
葉片上出現不明顯的褐色小斑,
以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病 斑。
病斑之間也可以匯合成大病斑。
病斑呈黑褐色。
莖和校上的病斑多發生在枝條分又或摘芽的傷口部公發病植株牛長衰弱,
花形變小,
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
病菌在病殘體中越冬。
第2年春天溫濕度適宜時,
借助風雨傳播侵染。
華北地區紫菀葉斑病從 4月下旬到 10月均可發生,
7~8月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紫菀葉斑病的措施:一是清除病殘體,
集中燒掉或深埋,
以減少病源。
二是在發病期噴灑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或1:1: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
每隔7~10天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