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蘭(pnaius)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其主要為地生種, 假鱗莖大, 延長成莖狀, 花莖直立, 生於假鱗莖的側面, 通常可開出許多大型的花果;筒狀的唇瓣十分獨特。 色澤變化範圍較寬, 在些顏色在蘭花中不常見。
①黃花鶴頂蘭。 其假鱗莖呈園筒形或圓錐形, 高約10cm, 由包片形成的假莖高均可達60釐米, 葉3—8枚、長45釐米、寬11.5釐米, 葉上有不規則黃斑和條斑, 花朵高達90釐米, 花淺黃色, 直徑7.5釐米, 唇瓣上有棕色或紅棕色的斑點;唇瓣管狀, 在胼胝體上有茸毛和3條龍骨狀肋,
②大花鶴頂蘭。 其假鱗莖圓錐形、叢生, 高和直徑均在7.5釐米左右;有葉3—5枚, 葉長可達90釐米、寬10釐米;花莖直立、圓柱形, 高90—120釐米, 總狀花序, 有花10—20朵;花直徑7—11釐米, 萼片和花瓣矩圓形, 均長約5釐米, 外面白色, 裡面暗靛色;唇瓣大, 寬倒卵形, 平伸、向上卷, 3淺裂, 前部邊緣波狀, 背面前部紫色, 腹面內側紫色帶白色條紋;矩圓柱形, 長約1釐米, 頂端常呈叉狀2淺裂;花期在春夏季;
③斑葉鶴頂蘭。 假鱗莖圓錐形或狹卵狀矩圓形;葉橢圓狀披針形, 長達45釐米、寬5—10釐米, 具黃色塊斑;花莖直立, 較粗壯, 高達75釐米;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黃色, 幹後靛色, 萼片和花瓣均長約3釐米, 萼片矩圓形;唇瓣直立, 楔狀倒卵形、3裂, 側裂片半圓形,
一是科學繁殖。 其可通過無菌播種和組培法大量繁殖;一般以分株繁殖為多;常在春季新芽萌發前或開花後暫短的休眠期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生長健壯的植株2—3年可以分株一次;將植株從盆中倒出, 去掉舊營養土, 再將生長密集的假鱗莖叢小心分開, 使每3個假鱗莖成一叢, 並帶有新芽, 這樣不影響開花;栽時把有新芽的一面向著盆沿, 並留出生長2—3年的位置, 栽種深度以使假鱗莖的下部1釐米左右埋入土中為宜;
二是管好肥水。 盆栽基質可用4份腐殖土、1份河沙或直接用碎苔蘚,
三是溫光調控。 春夏秋之季可遮光50%左右;冬季不遮光或少遮光;在家庭室內可放在靠近向陽的窗子附近, 最好每日有2—3小時的直射光;露地栽直射陽光有害, 因其葉片較薄, 會因日灼而變成褐色;夏天應蓋遮陽網適當遮光;通常在中溫或高溫溫室越冬, 夜間最低溫度在12℃以上;但據介紹栽培最普及的大花鶴頂蘭抗寒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