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發病部位主要是葉、葉柄及嫩莖, 受害葉片初期在葉上有淺綠色小斑。 後逐漸變成淡黃色, 邊緣不明顯, 嚴重時擴展成大型病斑, 後期病部背面產生白色疤狀突起, 破裂時, 散發出白色粉狀物, 為病菌的孢囊孢子, 嫩莖受害時造成花、莖扭曲, 當病斑包圍葉柄、嫩梢時, 環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長不良, 萎縮死亡。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旋花白鏽菌(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 屬白鏽屬的一種真菌。 病菌在病組織內以卵孢子越冬, 翌年春天, 卵孢子萌芽產生孢子囊, 侵入牽牛花等旋花科植物, 一般在8-9月為發病盛期,
①及時拔除病株並銷毀。 以減少對種子的浸染。
②選留無病種子作為繁殖種子, 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 避免與旋花科植物輪作。
③發病初期噴l%波爾多液或50%疫黴淨500倍液, 每隔10~15天噴霧1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