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資訊 » 新聞焦點

猴子亦懂得給予

人們通常認為, 猴子只懂得獲取各種食物, 而不知道與同伴分享。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猴子不僅懂得獲取, 而且懂得給予同樣重要。 它們甚至享受給予帶來的快樂。

選擇給予

美國埃默里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弗蘭斯德瓦爾主持的實驗中, 研究人員把8只雌性僧帽猴分為4組, 每組2只。 研究人員給每組中一隻猴子兩個標記牌, 要求選擇其一。

一個標記牌稱作“自私”選擇牌, 只能為實驗猴換取一片蘋果;另一個標記牌稱作“親社會”選擇牌, 可以為實驗猴和組內同伴各換取一片蘋果。

對選擇標記牌的僧帽猴而言, 兩種選擇都能為它獲取同樣數量的蘋果。

研究人員在2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論文說, 當同組僧帽猴是朋友或親戚, 負責決定標記牌的僧帽猴均選擇“親社會”選擇牌, 為自己和組內同伴各換取一片蘋果;當同組僧帽猴非親非故, 負責決定標記牌的僧帽猴則選擇“自私”選擇牌, 只為自己換取一片蘋果。

附加條件

實驗中, 如果負責選擇標記牌的僧帽猴發現組內同伴是朋友或親戚時, 會主動獲取兩份食物, 走近同伴, 一起分享;如果選擇標記牌的僧帽猴不認識組內同伴, 則轉身背對同伴。

德瓦爾在論文中說, 實驗物件傾向給予的同伴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一,

認識;二, 可見;三, 與同伴獲得的食物相同。

無論在室外還是籠子裡, 僧帽猴均會本能地與熟悉的同伴分享食物。 它們通常坐在一起, 共同用餐。

然而, 當兩隻僧帽猴之間豎起一塊隔板時, 選擇標記牌的僧帽猴在看不見同伴的情況下, 通常選擇“自私”選擇牌。

當獲知同伴因為自己的選擇獲得一顆葡萄而非一片蘋果時, 選擇標記牌的僧帽猴認為同伴所獲食物好於自己所得, 因此通常選擇“自私”選擇牌。

源於共鳴

德瓦爾在論文中解釋, 僧帽猴的親社會行為源於共鳴, 在社交場合希望對熟識的同伴表示友好。

當僧帽猴選擇為自己和同伴各換取一片蘋果後, 會花更多時間與同伴在一起。 這顯示僧帽猴的慷慨行為是真正出於對另一隻僧帽猴的興趣,

希望與之接近。

德瓦爾說, 僧帽猴會因同伴也獲得食物而高興。 這種給予使它們感到滿足。

實驗顯示, 相互熟悉的僧帽猴會關心對方利益。 由於實驗中給予僧帽猴的食物相同, 雙方利益均衡, 同組兩隻僧帽猴均感到高興。

“人類或動物給予他人時都會感覺快樂, 惟一能解釋這個現象的就是共鳴, ”德瓦爾說。

研究人員下一步將觀察僧帽猴給予同伴食物是希望一起享用, 還是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 (崔坦)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