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種到胚芽出土階段:主要是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條件。 秋季播種的需搭涼棚進行降溫育苗。 播種後澆足水並加蓋稻草或遮陽網保濕。 秋季播種因氣溫高, 每天早、晚要各噴灑水1次, 以保持土壤濕潤。 一般播種後3天可陸續出芽, 待30%的種子胚芽露出土面時, 揭掉覆蓋物。
2、子葉出現到第1片真葉露心階段:應適當控制水分和降低溫度, 防止形成高腳苗。
3、真葉露心到分苗階段:若播種過密, 應及時間苗, 將過於擁擠或生長不良的弱小秧苗拔除, 並適當加強光照, 通風降溫,
二、分苗(假植)
一般播後15天左右, 當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假植)。 分苗前1天, 先將育苗床澆透水, 以便在起苗時減少傷根。 起苗後將幼苗按6—8釐米見方移栽至分苗床。 移栽前, 先在分苗床每個土方中間用手指或圓棍紮一小眼作為分苗孔, 淋水至見濕見幹時再栽植。 栽植宜淺, 苗周圍用細幹土封眼。 有條件的最好直接移入營養杯或育秧盤, 每杯栽種1棵苗。 栽植宜在傍晚進行, 邊移苗, 邊澆水, 邊遮陰, 澆水要足透, 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 促進緩苗。 營養杯播種的不進行假植, 但要及時間苗, 以便培育壯苗和齊苗, 一般經2次間苗, 最後每杯留苗1棵。 分苗後搭遮陽網防曬降溫和防雨。
三、分苗後管理
管理關鍵:移苗至緩苗前應控溫、保濕, 以提早緩苗;緩苗至成苗前應改善光照、營養等條件, 並在定植前適當進行煉苗, 預防徒長或病害, 以培育壯苗。
炎熱天氣需遮陽降溫, 每天早晚各灑水1次。 緩苗後為防止徒長, 改在每天早上澆水1次。 緩苗後3天或第3片真葉期, 應澆1次稀薄的人糞尿或2%的尿素水溶液, 以促進幼苗生長。 定植前1周再澆1次糞水或2%的尿素水溶液, 以供定植後幼苗恢復生長之需要。 如果苗徒長, 則需減少淋水和增強通風透光。
苗期常見的病蟲害有猝倒病、灰黴病、吊絲蟲、菜青蟲、黃曲條跳甲等, 為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一般在苗期噴殺蟲劑和殺菌劑2—3次, 噴藥可安排在分苗前3天(或第2片真葉期)、緩苗後5天(或第4片真葉期)、定植前3天進行。
四、防止幼苗徒長 苗期易出現幼苗徒長, 防止幼苗徒長的有效方法:
1、播種不宜太密, 以免出苗後幼苗擁擠, 出現高腳苗。
2、及時揭掉地面覆蓋物。
3、及時間苗、假植和定植。
4、加強通風透光, 降低溫度和溫度, 控制秧苗的過度生長。
5、合理進行肥水管理。 營養土的配備, 應注意磷、鉀肥用量, 控制氮肥用量, 控制淋水。
6、及時排稀秧苗, 當出現過度擁擠時, 應適當移動秧苗, 使大小秧苗分開, 增加單株的營養生長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