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紫葉李
原產地:亞洲西部
形態特徵:
為落葉小喬木。 幼株的葉片、花柄、花萼、雌蕊及果實都呈暗紅色。 葉橢園形, 紫紅色。 花2—3朵聚生, 粉紅色, 果實近球形。 花期3—4月。 果期6—7月。
生物學特性:
為薔薇科李屬植物, 是櫻桃李的變種。 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不很耐寒, 耐乾旱, 不耐陰, 耐水濕, 根系較淺, 萌枝力較強。 生長適溫15—25℃, 冬季能耐—5℃低溫, 土壤以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
繁殖方法:常用嫁接、壓條和扡插繁殖
嫁接:用毛桃、李、梅、杏等作砧木, 以枝接法嫁接。 用桃作砧木嫁接的植株, 生長勢旺, 葉色紫綠;用梅實生苗嫁接植株葉色鮮亮。
壓條:常在梅雨季節用高空壓條法。 離枝頂20—25釐米處環狀剝皮, 用潮濕腐葉和薄膜包紮, 秋季即可剪離定植。
扡插:本地近年試驗證明扡插也是可行的。 秋季選用當年生枝條10—15釐米, 僅留頂端1—2釐米, 插入疏鬆沙土中, 遮陰保濕, 來年春季即可出圃移栽。 插穗用生根劑處理將提高成活率。
栽培管理:
移植春、秋為主, 尤以春天為好。
栽培過程中, 保持土壤濕潤。 生長期施肥2—3次。 嫁接苗應及時去掉砧木的萌蘖, 光照不強時, 葉色將變綠不鮮豔。 對過長枝條進行修剪, 同時剪除過密的弱枝、病枝和枯枝, 形成圓整的樹冠。
病蟲害防治:
常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 可用1:1:100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