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介紹—褪草玫瑰鸚鵡

1014
俗名別名 淡頭玫瑰鸚鵡
英 文 名 Pale headed Rosella
拉丁學名 Platycercus adscitus
地理分佈 澳洲的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及鄰近的一些小島內。
繁殖方式 卵生。 繁殖期通常在7-3月間, 主要築巢於樹洞中, 尤其喜愛尤佳利樹, 但也常築巢於籬笆上、電線杆上、兔子的洞穴、白蟻洞與食蜂獸的洞穴中, 一旦築巢, 公鳥會盡力保護巢穴以防入侵者, 一窩約有4-6顆卵孵化期約需18天, 母鳥獨自孵雛, 一天離巢2-3次讓公鳥餵食, 幼鳥孵出後前10天由母鳥獨自餵食, 之後公鳥也會幫忙餵食雛鳥, 幼鳥約 33天后羽毛長成, 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會離巢;繁殖難度不高,
褪草玫瑰鸚鵡是十分多產的種類, 繁殖期間公鳥有侵略性, 幼鳥孵出後若要觀察巢內情況, 最好等親鳥不在巢內時再觀察, 母鳥一窩約產3-7顆蛋, 約19-21天后孵化, 30-35天后幼鳥羽毛長成, 若是幼鳥羽毛長成後還沒離巢或飼主未移出巢外會受公鳥的攻擊。
習 性 褪草玫瑰鸚鵡和東玫瑰鸚鵡的習性大體相同, 喜愛棲息在開闊的林地、各種林地、河流旁的森林、森林邊緣地帶、草原、尤佳利樹林、灌木叢、農地等, 多是年雨量 400公釐以上, 海拔1250m以下的地區, 一般成對或一小群約8至20只左右聚集活動, 常與深紅玫瑰鸚鵡(紅草鸚鵡, Crimson Rosella)、東玫瑰鸚鵡(Eastern Rosella)以及紅背鸚鵡(美聲鸚鵡, Red-rumped Parakeet)聚集;種子、漿果、穀物、水果、花朵、花密、昆蟲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它們會在樹上與地上覓食,
有時會到農田或果園覓食, 而造成農民的嚴重損失。
體形特徵 約30-33cm(12-13吋)。 褪草玫瑰鸚鵡是較常見的澳洲長尾鸚鵡之一, 身上的羽色十分雅致美麗, 頭部和羽毛為黃色, 背羽黑黃參雜。 是澳洲長尾玫瑰鸚鵡的3種亞種之一。
食 性 常在林間樹梢上種子、花、水果、漿果、昆蟲等食物
護 理 初飼時可能會有些害羞, 食物和一般鸚鵡相似以種子為主。 籠養的褪草玫瑰鸚鵡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強壯, 也會變的十分活潑有活力, 喜愛洗澡, 最好能為它們作定期的驅蟲, 提供小樹枝或玩具供它們啃咬。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