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水仙花屬多花水仙類, 經引進和多年人工馴化培育, 已取得成功。 現全縣種植面積近500畝, 年產水仙商品球200多萬粒。 由於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故目前專業化生產已初具模式。
幾年來, 通過生產與長期摸索, 結合總結經驗和問題, 發現時有發生水仙花褐斑病的症狀, 經查證有關資料表明, 此病害世界各地均有發生, 主要危害水仙花的莖葉組織, 嚴重時整株提前4周?8周枯死, 影響鱗莖的正常生長, 給生產者帶來經濟損失。 為此, 經多年實踐總結出防治水仙花褐斑病的技術措施。
一、病狀現象
發病初期,
二、致病原因
1.氣溫與雨水 氣溫與雨水對水仙花產生褐斑關係密切。
由於病原菌以菌絲在上年的病葉裡越冬,
而在鱗莖和鱗片中越夏,
故在翌年2月上旬期間,
當初次出現該病菌侵染時,
如遇雨水較多,
氣溫又較高的年份,
發生病害也更加嚴重,
特別處在4月-5月階段為發病盛期;反之,
發病則輕。
2.營養與肥量 營養條件與病害的發生也有直接關係。 在種植水仙花中, 如在密植的田間, 肥料含量過高, 造成植株生長脆嫩, 此時如遇田間積水過多, 不容易及時排除, 就會發生褐斑病。
三、防治方法
1.科學管理
(1)清除病源。
要求每年在種球或花球收穫後,
必須加緊清除田間及田埂裡的所有雜草,
特別以水仙鱗莖為主,
以達徹底清除病源、消滅寄主。
尤其是嚴格去除帶病的種子,
做到一粒不留。
(2)儲存良種。
凡是留下作為種子的水仙球,
其儲存方法十分講究,
最好是選擇具備陰涼、乾燥的房屋作為儲存室。
同時,
還要結合做好定期通風、多加翻動,
可避免腐爛良種產生。
(3)堅持輪作。
堅持輪作極為重要,
因為連作田種植水仙後,
其田塊極容易造成逐年積累病菌的數量越來越多,
(4)合理施肥。 嚴格控制水肥, 注重合理施肥, 特別是要避免氮肥偏重的危害性, 並且還要防止土壤過分潮濕, 在雨季偏多情況下, 應加強田間管理, 及時做好排水準備工作, 力求水份適宜, 確保奪取豐產。
2.藥物防治
(1)植前用藥。
凡在種植水仙花種球前,
預先加強種球消毒。
取用代森鋅300倍或托布津600倍—800倍水溶液,
將種球浸泡15-30分鐘,
對減輕種球發病率起到有效作用。
(2)葉面噴灑。
種球入土,
到出芽生長過程,
即3月中旬開始,
施灑1%波爾多液或700倍的75%百菌清液於葉面,
堅持每隔10天噴灑1次,
連續噴灑5次,
7次為宜,
可獲良好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