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養護

介紹—泥澤山雀

英 文 名 Marsh Tit
拉丁學名 Parus palustris
地理分佈 分佈于華北及以南的廣大地區。
繁殖方式 卵生。 3—5月繁殖, 營巢在樹洞、石垣和牆壁縫隙中, 巢週邊以地衣和苔蘚, 內襯獸毛、棉花等柔軟物質, 每巢4—6卵, 呈乳白色, 上有多數棕紅色斑環繞在鈍端。 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約12—14天孵化, 育雛期14—16天。
習 性 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加入混合群。 喜櫟樹林及其他落葉林、密叢、樹籬、河邊林地及果園。 主要棲居在山腳溪河及平原河流兩旁的松樹林、松樹和闊葉樹混交林間以及城鎮公園和風景區。 平時成對活躍在樹枝間, 不停地啄食。 秋冬結小群,
有時與白臉山雀、煤山雀等混群。
體形特徵 體長約12釐米。 體形比常見的白臉山雀(大山雀)稍小, 頭頂黑色, 頭側白色, 上體砂灰褐色, 下體灰白色, 頦喉黑而肋沾棕灰色。
食 性 主食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卵和蛹, 如直翅目的蝗蟲、同翅目的角蟬、鱗翅目的斑蛾、膜翅目的蟻和蜂、雙翅目的蠅等, 僅吃少量植物種子。
叫 聲 爆破音的pitchou而有別於褐頭山雀。 重複的哨音chiu-chiu-chiu及山雀的典型叫聲tseet。 鳴聲為重複的單音節或雙音節調。
護 理 方籠、圓籠都有, 大小也不一。 比較講究的是似黃雀籠的封底圓竹籠, 只是條間距要小(l釐米), 除食、水罐各兩個外, 還有一軟食缸(食抹)。 平時可喂黃雀的 粉料搓雞蛋黃(約占1/5), 常給些昆蟲幼蟲、葉菜和水果。 夏季是換羽期, 宜捕蟬剪開喂,
喂蟬蛻粉有助於換羽和羽毛的生長。 膽小怕驚, 新捕來時應捆膀放入 籠中, 罩上籠套置安靜處, 並以昆蟲幼蟲或瓜子仁放軟食中誘食.平時應避免驚嚇, 否則會仰頭、擺頭(俗稱“顫頭”)。 有熟鳥“帶食”最好, 只要把兩籠置食抹 的一面相靠近即可, 因好鬥, 故決不能放同一籠內飼養。 通常人們喜歡喂花生、核桃, 葵花籽、蘇子等脂肪性飼料, 以促其鳴叫。 雛鳥(約10日齡, 已長羽芽)可 用竹蓖挑食填喂, 白天每隔1.5小時喂一次, 長大後馴熟。 兩周齡時就應讓它跟成鳥學叫, 否則失去欣賞價值。 為了“教”其它歌鳥, 需要把籠掛高處, 並定時打 開籠套使其鳴叫, 此時應把歌鳥的籠罩上, 以便傾聽。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