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急性胰腺炎(AP)以突發性、前腹部疼痛、休克、腹膜炎為特徵,其發病類型有水腫型(AEP)和出血壞死型(AHNP) 兩型。 現就該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變化、診斷及防治等報導如下。
1 病因
營養因素:過肥,高脂肪日糧和血脂蛋白過多等。 藥物因素:懷疑磺胺類藥物、四環素以及皮質激素等對其有促發作用。
疾病因素:高脂蛋白血症、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高鈣血症、中毒性疾病、肝膽疾病、弓形體、感染性腹膜炎、廣泛白細胞缺少症等都與本病有關。
遺傳因素:牧羊犬和競技犬幾乎不發病,而一些肥胖型或有肥胖史的犬易患此病。
2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2. 1 臨床症狀
一些營養過剩、體態過肥的老年犬最易發生此病。 母犬較公犬易患。 患犬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不一,主要為突發、嘔吐、厭食、沉鬱,有時見到出血性腹瀉。 嚴重病例可發生休克和虛脫,常出現脫水、發熱、虛弱,犬多呈現腹痛,前腹部有時可觸到硬塊;有的病犬出現黃疸、呼吸困難、心率不齊、凝血症等症狀。
2. 2 病理變化
水腫型胰腺炎:病變多局限在胰腺、胰管和十二指腸入口附近,有大小不等的壞死灶。 胰腺腫大、硬實,切面多汁;鏡檢間質充血、水腫,有少量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 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眼觀胰腺腫大,質地稍軟,表面暗紅色,切面濕潤、結構模糊,常可見彌漫性出血灶,大網膜和腸系膜呈大面積壞死,有的胰腺已經化膿;鏡檢胰腺有局灶性、凝固性壞死,伴發出血和微血栓的形成,有炎性細胞浸潤。
3 實驗室檢驗
犬AP 沒有特定的體征和實驗室檢驗指標,但綜合臨床症狀和實驗室檢驗較易確診,常用的診斷專案如下。
3. 1 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升高,嗜中性粒細胞占多數,核左移;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紅細胞壓積增加。
3. 2 尿液檢查
尿中含有蛋白及管型;尿澱粉酶升高,一般在發病3~5 d內升至高峰,達到500 U/ L 以上,也有的在發病7 d 左右仍維持較高水準(1 000 U/ L 以上) 。
3. 3 糞便檢查
發病1 天后糞便有時呈血色,脂肪和蛋白質可能呈陽性,糞便中含有胰蛋白酶。
3. 4 血清生化檢查
犬發生AP 時,血清澱粉酶(Amy) 及脂肪酶(Lipase) 活性可升高到正常值的2 倍,甚至更高,但血清澱粉酶於發病後2~3 d 可能恢復正常,血清脂肪酶可保持1 周左右的高峰值。
3. 5 X 光檢查
犬右上腹部在X 光片上顯示密度增加,這可與小腸梗阻相區別。
4 診斷
可通過病史、臨床症狀和實驗室化驗進行初步確診。 最有特徵性的指標是血液中脂肪酶和澱粉酶的活性同時升高,血細胞增多(一般核左移) ,血液濃和脂血症,尿中含有蛋白,尿澱粉酶升高;X 光檢查可發現腹前部密度增大,右側結構模糊,十二指腸向右側移位。
5 治療
AP 的治療要注重抗菌消炎,保持水、電解質的平衡,中和活化的各種有害介質、因數及酶,治療併發症。
強力液體療法:目的是防止休克和脫水,恢復機體及胰臟的正常血流,糾正低蛋白血症。 可給予乳酸鹽林格氏注射液直到脫水和嘔吐恢復正常;因患AP 常發生血鉀過低,可將20 mmol鉀鹽加於1L 保持液中,按體重40 mL/ kg 的劑量注射,鉀的劑量不得超過0. 5 mEq/ kg·h。 為了避免刺激胰腺的分泌,最初48~72 h 內應停止飼喂或使用H2 受體拮抗劑減少胃酸和胰液分泌。 在使用液體療法已使病情穩定後使用止嘔劑,抑制嘔吐;抗膽鹼類藥物如阿托品,可抑制嘔吐和胰腺的分泌,但應限制在24~36 h 內使用,以防止腸梗阻;皮質激素和抑肽酶對休克有一定療效,但使用抑肽酶應先用衝擊量,然後用維持量,總之要使血液中維持較高而穩定的濃度(衝擊量一般在5~8 萬IU ,維持量一般在3~5 萬IU) 。
中醫療法:根據中醫的通裡攻下與活血化淤的治療原則,使用大承氣湯和丹參,可以減低AP 胰腺重量,減少腹水量,糾正氧化—抗氧化的平衡失調。 另外,中藥清胰湯能顯著減輕犬AP 時腸黏膜的損傷,保護腸屏障功能,減少腸道內毒素和細菌移位。
6 小結
胰腺炎為犬常見的內科病,多發于成年犬,主要是由於飼料結構不合理、高脂肪物質投喂過量而引起。
因此,不要過分飼喂高脂肪、高蛋白的飼料,這是防止本病最重要的一步。
要注意鑒別診斷,防止誤診,特別是幼犬的水腫型胰腺炎體征不典型易貽誤病情。食餌療法在治療中起很重要作用,一定要禁食、禁水。病癒後要控制食量和飼料結構;禁喂或少喂高脂肪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