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點】
各種年齡犬都能發生, 但常見於幼犬, 發生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是剛斷奶的仔犬。 犬傳染性肝炎潛伏期一般2-9天, 病程2周, 幼犬常在發病後多在1-2天死亡, 死亡率一般為10%-25%。 病犬痊癒後雖具有終生免疫力, 但是在數日內甚至數年內腎臟仍可以持續排毒污染環境。
【症狀及病理變化】
病犬表情淡漠, 食欲廢絕, 意煩口渴, 體溫可升到40℃以上,
【表現類型】
根據臨床症狀和經過可分為四種病型。
1、特急性型 多見於初生仔犬至1歲內的幼犬。 犬突然出現嚴重腹痛和體溫明顯升高,
2、重病型 此型病犬可出現本病的典型症狀, 多能耐過而康復。 病初, 精神輕度沉鬱, 流水樣鼻汁, 眼睛流淚, 體溫高達41℃, 體溫曲線呈“馬鞍”型。 隨後出現腹痛、食欲不振、口渴、腹瀉、嘔吐, 齒齦和口腔出血或點狀出血, 扁桃體和全身淋巴結腫大, 也有步態踉蹌、過敏等神經症狀;黃疸較輕。 恢復期的病犬常見單側間質性角膜炎和角膜水腫, 甚至呈藍白色的角膜翳, 有人稱之為“藍眼病”, 在1~2天內可迅速出現白色混濁, 持續2~8天后逐漸恢復。 也有由於角膜損傷造成犬永久視力障礙的。 病犬重症期持續4~7天后, 多很快治癒。
3、輕症型 基本無特定的臨床症狀,
4、不顯(無症狀)型 無臨床症狀, 但血清中有特異抗體。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特徵可初步診斷。 如犬傳染性肝炎病程一周左右, 這可與犬瘟熱(3周)相別;體溫呈馬鞍型體溫(犬瘟熱為雙相熱);按壓劍狀軟骨病犬表現疼痛明顯(犬瘟熱、細小病毒性腸炎無痛感);出現結膜炎、藍眼, 但很少出現明顯的黃疸。 確診需要進行病毒分離、鑒定及血清學試驗等實驗室診斷, 該病原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補體結合實驗、血凝試驗、變態反應試驗、聚合酶鏈反應及螢光抗體檢驗法, 但是目前還缺少犬傳染性肝炎精確的快速診斷試劑盒。
【防治】
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 嚴格獸醫衛生綜防措施, 不帶愛犬到多發病區去, 定期進行免疫接種。 常用的疫苗有犬傳染性肝炎弱毒疫苗(此苗在發生疫情時不應使用)和滅活疫苗。 犬傳染性肝炎弱毒疫苗用法為斷奶後每只犬皮下注射1.5ml, 間隔3~4周再注射2ml, 以後每半年注射1次, 每次2ml, 免疫期為半年。 滅活疫苗使用方法為幼犬7~8周齡第1次接種、間隔2~3周第2次接種, 成年犬每年免疫2次。 另外還有犬傳染性肝炎與犬細小病毒性腸炎二聯苗和犬五聯苗。 本病病理變化較嚴重必須早期診治, 後期治療效果不理想。 對無治癒可能的犬應立即撲殺、淘汰, 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污染的環境可用3%福馬林、火堿水、次氯酸鈉或0.3%過氧乙酸進行消毒。
1. 對初病犬進行注射大量抗犬傳染性肝炎病毒的高效價血清(如五聯高免血清, 早期皮注大型犬每次2頭份, 小型犬1頭份一日一次連用三天), 可有效地緩解臨床症狀(但對特急性型病例無效)。
2.出現角膜混濁, 一般認為是對病原的變態反應, 多可自然恢復。 若病變發展使前眼房出血時, 用3%~5%碘製劑(碘化鉀、碘化鈉)、水楊酸製劑和鈣製劑以3:3:1的比例混合靜脈注射, 每日1次, 每次5~10ml, 3~7日為1個療程。 或肌肉注射水楊酸鈉, 並用抗生素點眼液(注意防止紫外線刺激, 不能使用糖皮質激素)。
3 .對於表現肝炎病狀的犬, 可按急性肝炎進行治療。 葡醛內酯5~8mg/kg體重肌注, 每日1次, 輔酶A50~700U/次, 稀釋後靜滴。 肌苷100~400mg/次口服, 每日2次。 核糖核酸6mg/次肌注,隔日1次,3個月為1個療程。
4.用維生素K3 1-2毫升、止血敏2-4毫升、安絡血2毫升,皮注,增強凝血功能。
5.用2.5%海達,每10公斤體重1毫升,特效抗病靈,每千克體重0.2毫升肌注,控制細菌感染。
6.用17種氨基酸50-100毫升、50%的葡萄糖10-20毫升、25%維生素C2-4毫升,糖鹽水200-500毫升,靜脈滴注,一天一次。
核糖核酸6mg/次肌注,隔日1次,3個月為1個療程。
4.用維生素K3 1-2毫升、止血敏2-4毫升、安絡血2毫升,皮注,增強凝血功能。
5.用2.5%海達,每10公斤體重1毫升,特效抗病靈,每千克體重0.2毫升肌注,控制細菌感染。
6.用17種氨基酸50-100毫升、50%的葡萄糖10-20毫升、25%維生素C2-4毫升,糖鹽水200-500毫升,靜脈滴注,一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