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因人為濫捕及環境污染的影響,
海域生態遭到破壞,
根據潛水人員的觀察,
發現東部沿岸海域與海葵共生,
色澤鮮豔的小丑魚數量銳減,
主要原因是觀賞魚市場的需要量大增,
人為捕捉增加所致。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有鑑於此,
投入人力積極推動相關研究,
目前已成功繁殖鞍斑小丑魚及粉紅小丑魚。
因繁殖的小丑魚比野生者更能適應人為的環境與食物,
將其供應觀賞魚市場,
相信可大大減少天然海域小丑魚被撈捕的危機,
可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
以粉紅小丑魚為例,
它一個月可產卵二次,
如果環境條件合適的話,
更可以終年不間斷地產卵,
每次產卵量約在300至600百粒。
受精卵在水溫26~27℃下,
約七天后會孵化,
如果水溫提高至29~30℃,
約六天小魚就可孵出。
在受精卵孵化的期間中,
雌雄親魚會輪流守護,
並不時用胸鰭搧動水流,
使溶氧量充足;同時會用嘴啄除已經白化死掉的卵粒,
使卵不受細菌感染;不論是白天,
或是夜晚,
這個動作都是持續在進行,
而且是一直到小魚孵出為止,
小丑魚這種「護子心切」的行為,
在魚類世界中是相當罕見的。
如果要以人工方式來孵卵,
則需用小型沉水馬達抽水來搧動水流,
才能使受精卵順利孵化。
依據觀察,
在預估子魚即將孵出的當天,
約在天色完全黑暗後10分鐘,
小魚開始孵出,
約一個小時內,
所有受精卵會完全孵化。
在此孵出的期間,
若中途將燈光打開,
孵化會被迫中止,
其後再將燈光熄滅,
孵化又會繼續進行。
利用此一特性,
以燈光調控的方式可使子魚延遲或提早孵出。
受精卵必須在黑暗中才能順利孵化,
一有光線就無法產出子魚,
所以小魚必須在夜間孵化。
在夜間孵出的小魚,
在白天即可以藻類及輪蟲等細小的浮游生物投喂;約10天后,
改以細小的橈腳類浮游生物,
約一個月左右,
便可完全長成與親魚同樣的體型、體色與斑紋。
小丑魚究竟何時,
才能和海葵共生呢?根據實驗觀察,
小魚剛開始是在水中遊動,
大概十多天左右,
逐漸變成底棲性,
且開始轉變為親魚的體色;這時,
小魚就可以自由進出海葵,
並和海葵展開親蜜的共生生活,
而體色未轉變的小魚,
就會遭到海葵無情的攻擊。
在小丑魚的世界裡,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性轉變」,
例如在一個小丑魚的群聚中,
具生殖能力的雌魚和雄魚只能有一對,
並且雌魚體型明顯大於雄魚,
其餘的則是尚未具生殖力的雄魚;倘若唯一的雌魚死去,
原具有生殖能力的雄魚就會性轉變成雌魚,
並由眾多未具生殖能力的雄魚當中,
較優勢者遞補成具生殖能力的雄魚。
該中心在進行粉紅小丑魚複育研究時,
在八尾粉紅小丑魚自然配對的過程中,
最後只剩三尾雄魚存活,
而其中一尾雄魚就性轉變成雌魚,
並且開始產卵繁殖,
所以如果要繁殖小丑魚,
在挑選種魚時,
應選擇一大、一小兩尾成魚,
較易配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