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病蟲害之所以較難防治,
並非蘭花本身有什麼特殊的病原,
而是由於它的形態比較特殊,
再加上管理不善所致。
具體說來,
有如下諸方面致因:
⑴蘭株的形態特殊
① 蘭根為肉質, 與蘭菌共生, 質嫩味甜。 既易因培養基質的酸鹼度不適、透氣疏水性能不佳、水肥的品質、濃度、數量不當和施用不適時而導致生理性爛根, 也易因光照、氣溫等的調控不當而致傷, 造成吸收、輸送功能下降, 植株長勢不佳、抗逆性減弱。
② 蘭株的葉鞘層疊而生, 緊裹葉基。 既易淤積水、肥、藥而漬傷葉基,
③ 蘭花株葉聚簇而生, 葉片立斜彎垂, 交錯遮掩搭蓋。 既不利於通風透光, 也給病原提供了相對安全的隱蔽棲身之所。 藥劑也不易抵達。 結果反給那些不易接觸到藥劑的病原, 多了個適應性鍛煉的場所, 導致抗藥性種群的大肆產生, 給防治帶來難以克服的障礙。
⑵種植、管理不當
基質、盆具、蘭場、遮雨、降溫、采溫、保濕、通風等設施不夠合理, 生態條件欠佳。 加上偏施氮肥, 陳列較密和空氣污染等, 影響了植株的健壯, 抗逆性不高。
⑶防治不周
① 杜絕侵染原不力。 如場地、盆缽、工具、基質多無嚴密消毒;即使有消毒, 也流於形式;剔除病殘體時,
② 難以對症選藥, 濃度也沒有按藥劑含有效成分量的稀釋倍數計算。
③ 用藥的時間不當。 多數無定時施藥, 更無乘勝追擊, 窮追猛打的撲滅策略。
④ 施法草率。 多數是在葉面上趕鴨子式地掃射噴施, 沒有把噴槍伸入株叢, 並轉動噴嘴, 邊上提, 邊翻動葉片噴施。 不少相互搭蓋遮掩處沒有藥劑噴及。
⑤ 沒添加增效劑。
也就是沒有藥劑的開路先鋒。
有些藥劑的滲透性、附著性不強,
藥效發揮不好。
需增添滲透劑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