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植物 » 花卉資訊

介紹—玉米小斑病

症狀特徵及原因
玉米小斑病是世界上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 由侵害所致。
該病菌主要侵害玉米葉片, 病斑明顯小於大斑病, 一般長0.4~1.5釐米, 寬0.2~0.5釐米, 橢圓形或紡錘形, 中間淺黃褐色, 邊緣紅褐色。 在不同品種與不同小種上大興安嶺可能出現一些變化。 抗病品種上僅出現褐色壞死小點, 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品種較抗病, 則病斑在一定程度上受葉脈限制, 呈長方形或長橢圓形, 黃褐色並有深褐色邊緣;病菌致病性強, 品種抗病性弱, 環境又潮濕, 則病斑擴展迅速, 周圍出現深綠色浸潤區, 病葉很快萎蔫枯死。
病害也可以侵害葉鞘、苞葉和果穗。
防治依據及方法
(1)鑒於玉米品種間抗病性差異顯著, 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又鑒於歷史上曾有過美國(1970年)普遍種植T型細胞雄性不育系雜交種, 嚴重感染T小種而造成小斑病大流行的教訓, 在推廣抗病品種時要注意避免抗性基因和細胞質單一比, 合理佈局和輪換品種。
(2)盡可能實行兩年以上輪作, 及時翻耕, 搞好田園衛生, 以減少菌源;合理密植, 實行間套作, 提倡適期早播, 可以降低病菌侵染幾率。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