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晴朗的夜晚, 我們只要細心觀察, 就會發現一些植物已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比如常見的合歡樹, 它的葉子由許多小羽片組合而成, 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 一到夜幕降臨, 那無數小羽片就成雙成對地折合關閉, 好像被手碰過的含羞草。
有時, 我們在野外還可以看到一種開紫色小花、長著3片小葉的紅三葉草, 白天有陽光時, 每個葉柄上的葉子都舒展在空中, 但到了傍晚, 3片小葉就閉合起來, 垂著頭準備睡覺。
不僅植物的葉子有睡眠要求, 就連嬌柔豔麗的花朵也需要睡眠。 生長在水面的睡蓮花, 每當旭日東昇之時, 它那美麗的花瓣就慢慢舒展開來, 似乎剛從夢境中蘇醒, 而當夕陽西下時, 它又閉攏花瓣, 重新進入睡眠狀態。 由於它這種“晝醒晚睡”的規律性特別明顯、故而得此“睡蓮”芳名。
各種各樣的花兒, 睡眠的姿態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時, 所有的花瓣都向上豎起閉合, 看上去像一個黃色的雞毛帚。 胡蘿蔔的花則垂下來, 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頭。
植物的睡眠運動會對它本身帶來什麼好處呢?最近幾十年, 科學家們圍繞著這個問題, 展開了廣泛的研究。
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人, 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100多年前, 他在研究植物生長行為的過程中, 曾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觀察, 發現一些積滿露水的葉片, 因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運動不便, 往往比其他能自由運動的葉片容易受傷。 後來他又用人為的方法把葉片固定住, 也得到相類似的結果。 達爾文雖然無法直接測量葉片的溫度, 但他斷定, 葉片的睡眠運動對植物生長極有好處, 也許主要是為了保護葉片抵禦夜晚的寒冷。
達爾文的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 但缺乏足夠的證據,
最初, 解釋植物睡眠運動的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 提出這個論點的科學家認為, 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儘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 可能干擾植物正常的光週期感官機制, 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 然而, 使人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 為什麼許多沒有光週期現象的熱帶植物, 同樣也會出現睡眠運動, 這一點用“月光理論”是無法解釋的。
後來科學家又發現, 有些植物的睡眠運動並不受溫度和光強度的控制, 而是由於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壓變化引起的。
科學家們提出一個又一個觀點, 但都未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依據。 正當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時候, 美國科學家恩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 他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 結果發現, 呈水準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 總比垂直方向(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要低l℃左右。 恩瑞特認為,
隨著研究的深入, 科學家還發現了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事棗植物竟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
原來, 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約11時至下午2時, 葉子的氣孔關閉, 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一現象。 科學家認為, 植物午睡主要是由於大氣環境的乾燥和火熱引起的, 午睡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 為的是減少水分散失, 以便在不良環境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