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氨濃度的消長:把新買的魚放養至新佈置的水族缸中,
立即會啟動氨化作用的反應機制,
藉由氨化細菌對魚排泄物的分解作用開始產生氨。
隨著魚排泄物數量逐漸增加,
以及氨化細菌不斷快速增殖及消費,
氨的產量也迅速增加。
例如,
由0 ppm → 0.1 ppm → 0.5 ppm → 0.8 ppm…等。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由於亞硝酸菌在生物濾材表面逐漸形成菌落,
並開始消費迴圈水中的氨,
使氨的濃度增加速度減緩,
甚至於逐漸下降,
因此氨濃度的消長,
形成一鐘形曲線的走勢,
最後仍可能回歸至0 ppm或極接近0 ppm的水準。
2. 亞硝酸鹽濃度的消長:亞硝酸鹽的消長過程與氨相似,
不過它的啟動時間較慢,
基本上也是形成一鐘形曲線的走勢。
即隨著氨濃度逐漸增加,
以及亞硝酸菌不斷增殖及消費,
亞硝酸鹽的產量也逐漸增加,
但硝酸菌也在這時候開始消費亞硝酸鹽,
結果亞硝酸鹽的濃度變化,
可由0 ppm → 0.05 ppm → 0.08 ppm → 0.1 ppm…等不斷增加,
直到達到一個高峰值之後又逐漸下降,
最後仍可再回歸至0 ppm或極接近0 ppm的水準。
一般而言,
它的鐘形曲線之高峰值通常比氨低,
但基座比氨廣,
有些接近碟形。
3. 硝酸鹽濃度的消長:硝酸鹽濃度的消長過程,
與氨及亞硝酸鹽不同,
而且啟動時間也最慢。
由於亞硝酸鹽受到硝酸菌不斷增殖及消費的結果,
使得硝酸鹽濃度有逐漸增加之傾向,
複因在水族缸中,
往往缺乏足以讓「脫氮細菌」發生厭氣性分解之有利條件,
使得硝酸鹽成為氮迴圈的最終產物,
無法再還原為其它低氧化態的氮化合物,
因此它的濃度只會持續增加而不會減少。
若要硝酸鹽濃度減少,
除非不再喂魚(很難辦到),
或只能*局部換水才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