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維持健康和生長生殖等依賴於兩大要素:遺傳和環境。
遺傳組成是魚類維持健康和生長的基礎(內因),
環境則為魚類充分發揮遺傳潛力的條件(外因)。
在環境組成中,
營養是主要因素。
營養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營養與遺傳改良:要改良或培育一個魚種,
除需合理的育種方法外,
尚要有科技的營養技術。
在適宜的營養環境中,
目標基因可順利地表達,
這樣才能實現魚類遺傳組成的質變。
2.營養與健康:很明顯,
當魚類營養不良時,
會發病甚至死亡。
魚類各種營養缺乏症便是例證。
3.營養與生長生殖性能:魚類營養不良時, 生長、生殖機能下降, 當魚類輕度或臨界缺乏營養素時, 雖不表現臨床症狀, 但新陳代謝受到不利的影響或不順暢, 因而魚類生長、生殖潛力不能充分發揮。
4.營養與魚類人工營養:魚類養殖由天然養殖發展到人工養殖。 人工養殖時, 魚類的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 如魚類的營養源由天然食物變為人工餌料。 在這種條件下, 就要求魚類採食的飼糧營養組成全面而平衡, 否則魚類就會發病甚至死亡, 導致人工養殖的失敗。 所以魚類營養需要是配製魚類全價飼糧的理論基礎。
5.營養與生產成本:對魚類全價飼養,
所以,
充分瞭解魚類的營養需要,
在魚類生長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在闡述本觀點前,
先對魚類的消化生理機能進行分析:
■ 魚類的消化生理機能
魚類對餌料的消化吸收是由消化器官完成的,
消化器官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魚類的消化管是一條延長的管道,
起自口,
向後延伸經過腹腔,
最後以泄殖腔或肛門開口於體外。
一、魚的消化管
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和腸等部分。 也有人將消化管劃分為頭腸(口咽腔)、前腸(食道和胃)、中腸(小腸)、後腸(大腸)和泄殖腔或肛門。 魚的口腔和咽腔無明顯的界限, 統稱為口咽腔。
魚的口咽腔與胃之間是食道, 一般為粗而短的直管, 壁較厚。 在生物解剖學上, 可將食道分為內層(粘膜層)、中層(肌肉層)和外層(漿膜層)。 在食道前段粘膜上有味蕾分佈, 因而食道有味覺作用,
魚的胃連接於食道後方, 為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 胃連接食道的部分稱賁門部, 以賁門括約肌與食道分界靠近腸的部分稱幽門部, 以幽門括約肌與小腸分界。 有些魚的胃體向後有一些延長的囊狀部分, 稱為盲囊部。 有些魚是沒有胃的, 如海龍科等。 魚胃形狀隨魚類和食物不同而異。 按外型可將魚胃分為五種類型:1.Ⅰ型:胃呈圓柱型, 中央稍膨大, 如銀魚科、煙管魚科等;2.U型:胃彎曲成“U”形,
魚的腸位於胃的後端,接於幽門括約肌以後的部分即為腸,它終於泄殖腔或肛門。魚類的腸也可分為小腸和大腸。魚腸的長短隨魚的種類和食性而異。肉食性魚的腸道一般較短,為體長的1/3~1/4,形狀多為直管或有的彎曲;草食性魚的腸較長,一般為體長的2~5倍,有的甚至達15倍,這類魚的腸在腹腔中盤曲較多;雜食性魚的腸短於草食性魚,而長於肉食性魚。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養分的主要場所。在腸消化食物過程中,胰腺和肝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腸壁富血管和淋巴管,腸蠕動時可把已被消化的養分吸收入血管或淋巴管中。
一般魚類消化管末端以肛門與外界相通,有肛門括約肌控制肛門啟閉。肛門開口位於生殖導管和排泄導管開口的前方。板鰓魚類、肺魚類和矛尾魚類等具有泄殖腔。它除接受消化管肛門開孔外,尚接受生殖導管和排泄導管的開孔。不能消化吸收的殘物均由肛門或泄殖腔排出體外。
二、魚的消化腺
魚的消化腺有兩類。一類是埋在消化管壁內的小型消化腺,如胃腸、腸腸等;另一類是位於消化管附近的大型消化腺,如肝臟和胰臟,有輸出導管連于消化管上。
A.肝臟
肝臟位於魚體腔前部,其形狀多樣,隨魚體種類甚至個體不同而異。肝組織構造較複雜,組織學上稱之為網管腺。肝臟由許多多角形肝細胞所形成的肝小葉集合而成,每個肝小葉有一中央靜脈,肝細胞由此向四周作放謝狀排列,此即肝細胞索。肝細胞圍繞著一腺管,是為膽小管,肝細胞分泌膽汁由膽小管彙集。膽小管合併形成較粗的輸膽小管,輸膽小管合併形成肝管。有些魚類肝管彙集到膽囊管,膽汁經膽囊管流入膽囊,由輸膽管通到腸前端。肝臟不僅是魚類最大的消化腺,而且是功能最多的新陳代謝器官之一。肝臟分泌的膽汁一般呈綠色或黃色,不含消化腺。膽汁的作用為:使脂肪乳化,以增大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啟動脂肪酶;使腸腔保持鹼性環境;刺激腸管運動;參與蛋白質消化過程。
B.胰臟
胰臟分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外分泌部是消化腺,為胰臟主要部分,分泌消化酶。內分泌部為胰島,多分散於外分沁部組織之間,分泌胰島素等激素,是內分泌腺。板鰓類和肺魚類胰臟堅實緻密,單葉或雙葉。但多數魚類胰臟彌散分佈,胰組織從腸漿膜層伴隨門靜脈分佈,有時深入到肝組織。胰臟外分泌部有管泡腺組成。錐形或低柱形胰細胞構成管狀或泡狀胰腺泡。胰細胞包圍著輸送分泌物的導管,是為閏管,許多閏管彙集到胰管,胰管通到腸腔。胰臟外分泌部能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澱粉酶和胰麥芽糖酶等。這些消化酶能對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物質起消化作用。
■ 魚類對飼料的消化
餌料在魚消化道內經過物理性的化學性和微生物性的消化作用,其中複雜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物質等)被降解為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單甘油酯、單糖、小肽、其它小分子物質),從而被魚體吸收,並通過血流到魚體各組織利用。因此,魚類營養的首要過程是消化。魚種類不同,其消化管結構和機能也有異,但它們對飼料消化有共同規律。魚對飼料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化學性消化和微生物性消化。其中化學性消化是主要消化方式,微生物性消化作用在魚類中較弱。
1.物理性消化:魚的物理性消化器官主要是口咽腔內的牙齒和消化管的管壁肌肉。它們能將食物撕碎,壓扁磨爛攪拌以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接觸,從而得到化學性消化,同時將食物從消化管的一個部位運送到消化管的另一個部位。
2.化學性消化:這種消化即酶消化。食物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酶、胰澱粉酶、寡糖酶、肽酶等消化酶催化下被消化。這是食物的主要消化過程。
3.微生物性消化:魚消化管尤其是後端消化管棲居有微生物,如魚胃的幽門垂和噬齒動物的盲腸一樣,含有較多量的細菌,而這些細菌能分泌纖維素分解酶以及其它酶,從而對食物有一定的消化作用,同時還含有B族維生素以及其它成分的作用。
魚的腸位於胃的後端,接於幽門括約肌以後的部分即為腸,它終於泄殖腔或肛門。魚類的腸也可分為小腸和大腸。魚腸的長短隨魚的種類和食性而異。肉食性魚的腸道一般較短,為體長的1/3~1/4,形狀多為直管或有的彎曲;草食性魚的腸較長,一般為體長的2~5倍,有的甚至達15倍,這類魚的腸在腹腔中盤曲較多;雜食性魚的腸短於草食性魚,而長於肉食性魚。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養分的主要場所。在腸消化食物過程中,胰腺和肝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腸壁富血管和淋巴管,腸蠕動時可把已被消化的養分吸收入血管或淋巴管中。
一般魚類消化管末端以肛門與外界相通,有肛門括約肌控制肛門啟閉。肛門開口位於生殖導管和排泄導管開口的前方。板鰓魚類、肺魚類和矛尾魚類等具有泄殖腔。它除接受消化管肛門開孔外,尚接受生殖導管和排泄導管的開孔。不能消化吸收的殘物均由肛門或泄殖腔排出體外。
二、魚的消化腺
魚的消化腺有兩類。一類是埋在消化管壁內的小型消化腺,如胃腸、腸腸等;另一類是位於消化管附近的大型消化腺,如肝臟和胰臟,有輸出導管連于消化管上。
A.肝臟
肝臟位於魚體腔前部,其形狀多樣,隨魚體種類甚至個體不同而異。肝組織構造較複雜,組織學上稱之為網管腺。肝臟由許多多角形肝細胞所形成的肝小葉集合而成,每個肝小葉有一中央靜脈,肝細胞由此向四周作放謝狀排列,此即肝細胞索。肝細胞圍繞著一腺管,是為膽小管,肝細胞分泌膽汁由膽小管彙集。膽小管合併形成較粗的輸膽小管,輸膽小管合併形成肝管。有些魚類肝管彙集到膽囊管,膽汁經膽囊管流入膽囊,由輸膽管通到腸前端。肝臟不僅是魚類最大的消化腺,而且是功能最多的新陳代謝器官之一。肝臟分泌的膽汁一般呈綠色或黃色,不含消化腺。膽汁的作用為:使脂肪乳化,以增大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啟動脂肪酶;使腸腔保持鹼性環境;刺激腸管運動;參與蛋白質消化過程。
B.胰臟
胰臟分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外分泌部是消化腺,為胰臟主要部分,分泌消化酶。內分泌部為胰島,多分散於外分沁部組織之間,分泌胰島素等激素,是內分泌腺。板鰓類和肺魚類胰臟堅實緻密,單葉或雙葉。但多數魚類胰臟彌散分佈,胰組織從腸漿膜層伴隨門靜脈分佈,有時深入到肝組織。胰臟外分泌部有管泡腺組成。錐形或低柱形胰細胞構成管狀或泡狀胰腺泡。胰細胞包圍著輸送分泌物的導管,是為閏管,許多閏管彙集到胰管,胰管通到腸腔。胰臟外分泌部能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澱粉酶和胰麥芽糖酶等。這些消化酶能對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物質起消化作用。
■ 魚類對飼料的消化
餌料在魚消化道內經過物理性的化學性和微生物性的消化作用,其中複雜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物質等)被降解為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單甘油酯、單糖、小肽、其它小分子物質),從而被魚體吸收,並通過血流到魚體各組織利用。因此,魚類營養的首要過程是消化。魚種類不同,其消化管結構和機能也有異,但它們對飼料消化有共同規律。魚對飼料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化學性消化和微生物性消化。其中化學性消化是主要消化方式,微生物性消化作用在魚類中較弱。
1.物理性消化:魚的物理性消化器官主要是口咽腔內的牙齒和消化管的管壁肌肉。它們能將食物撕碎,壓扁磨爛攪拌以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接觸,從而得到化學性消化,同時將食物從消化管的一個部位運送到消化管的另一個部位。
2.化學性消化:這種消化即酶消化。食物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酶、胰澱粉酶、寡糖酶、肽酶等消化酶催化下被消化。這是食物的主要消化過程。
3.微生物性消化:魚消化管尤其是後端消化管棲居有微生物,如魚胃的幽門垂和噬齒動物的盲腸一樣,含有較多量的細菌,而這些細菌能分泌纖維素分解酶以及其它酶,從而對食物有一定的消化作用,同時還含有B族維生素以及其它成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