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養蠶前消毒, 降低蠶兒發病率
養蠶前的清洗消毒是整個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也是奪取蠶繭高產的先決條件。 為提高消毒效果, 在消毒步驟上要做到“一掃、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過程中要求做到六個要:蠶室要打掃淨, 蠶具要洗得淨, 藥劑要配得准, 藥液要噴得勻, 室具要消得全, 消後要保管好。
做好補催青工作, 提高一日孵化率
補催青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廣大蠶農應重視補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溫濕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 蠶種到室後, 要及時攤卵,
杜絕明火加溫, 確保人蠶安全
明火加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易造成飼養員一氧化碳等廢氣中毒, 我市每年均有蠶農因明火加溫造成中毒送醫院搶救甚至死亡事件發生;二是溫度控制難, 溫度過高時影響蠶兒體質, 甚至把蠶兒烘死;三是易發生火災事故。 同時, 今年春蠶蠶種緊張, 各地已均沒有預備種, 如造成蠶種中毒、烘死等損失的, 將無法彌補。 因此, 為確保人蠶安全, 應大力推廣暗火加溫, 實行地火龍、天火龍、電爐、靠壁灶等暗火加溫形式, 或將明火加溫設施進行改造, 增加通室外的煙道,
密切注意天氣和蠶訊, 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據氣象部門預報, 今年五月份降水量偏少, 氣溫偏高, 最長連晴可達7—8天, 屬氟污染較重的氣候年型。 因此必須依靠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加強春蠶防氟工作。 一是要貫徹落實市府關於春蠶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蠶期的天氣情況和蠶訊變化, 一旦出現氟化物中毒苗頭及時採取分批飼養、調整葉位、石灰水洗葉等農業防氟措施,
提倡採用摘芯技術, 提高桑葉產品質
摘芯就是將桑樹新梢的嫩頭摘去, 可促進嫩葉加速成熟, 提高桑葉產品質。 方法是:在用葉前10天左右進行, 根據桑園的用葉計畫, 劃片分批摘芯。 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鵲口狀的嫩頭為度。
重抓防病防毒, 減少蠶病和中毒損失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用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抗菌素和滅蠶蠅等藥劑進行蠶體蠶座的消毒防病, 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蠶病損失, 同時對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等易變性揮發的藥劑, 要密封存放, 用後袋口紮緊;在採摘毗鄰其它農作物桑園的桑葉時, 要做到先試後吃, 嚴防因其它農作物噴藥治蟲引起蠶中毒事故的發生。
加強通風換氣, 稀放飽食養大蠶
由於大蠶期蠶兒食桑量大,
抓好上山關, 提高春繭產品質
抓好蠶兒上山關, 是提高蠶繭產品質的重要措拖。 一是在選用上山蔟具時要有安全意識。 近年來少數地區曾發生過因蔟草殘留農藥影響而產生大量不結繭蠶的事故。 由於去年稻飛蝨暴發, 晚稻大面積治蟲造成春蠶用作上蔟的稻草帶毒增加, 如不重視對蔟草的選擇和處理, 很可能發生類似事故。 上蔟時建議選用方格蔟、塑膠折蔟等優良蔟具;選用稻草蔟具時要儘量選用農藥污染少的稻草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