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資訊

耳斑吊

中 文 名 耳斑吊

俗名別名 福氏吊

英 文 名 Fowler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fowleri

命名者,年份 de Beaufort,1951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1956. A revision of the surgeonfish genus Acanthurus.. Pac. Sci. 10(2):159-235. 第206頁

地理分佈 分佈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分佈範圍僅在印尼東部和菲律賓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4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耳斑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6-28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5-26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 頭小, 頭背部輪廓凸出。 口小, 端位, 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 齒固定不可動, 齒緣具缺刻。 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 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 隨著成長, 上下葉逐漸延長成絲狀。 成魚體藍灰色, 頭部和胸腹部紫藍色, 吻部淺黃色。 鰓蓋緣後方、眼睛正後方至胸鰭基部間具一深藍色弧線, 勾勒出近三角形的圖案, 因為形狀像耳朵, 所以得名“耳斑吊”。 背鰭黃色, 臀鰭藍黑色, 均具鮮藍色緣,

背鰭基部具一往後逐漸變細之藍色帶。 尾鰭藍色, 末端具鮮藍色緣, 基部及上下葉具白色帶, 尾棘藍黑色。 亞成魚與成魚的區別主要在體色方面, 亞成魚的體色為藍褐色, 身體後部偏黃。 首先要提供不少於350升水的活動空間, 以及營造各種可供躲藏的洞穴。 耳斑吊性格溫順, 所以在添加魚兒時, 耳斑吊應該安排在較前的批次中, 這樣在新魚入缸時就不會受到兇猛魚種的壓力。 與大部分刺尾魚科魚種一樣, 耳斑吊很少會啄食珊瑚, 所以生態缸的朋友就可以放心了。 食物準備上, 紫菜、蔬菜、冰凍魚蝦肉、無脊椎動物以及含海藻成份的高品質植物性海水魚飼料等均可。 耳斑吊對水質和食物的要求都不算高, 體質強健,
不難飼養。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7cm

習 性 棲息於清澈的面海珊瑚礁區和陡坡水深2-45米之間的水域, 通常單獨生活, 生性機警。 主要以海藻為食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