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的白點蟲與淡水魚的白點蟲很類似, 常與卵圓鞭毛蟲或車輪蟲等原蟲混合感染各種海水養殖魚類, 尤其於石斑、紅衫(黃臘)、黑鯛等常造成重大的損失, 尤其是夏日高水溫期為害更為嚴重。
病因
海水白點蟲(Cryptocaryon irritans)與淡水白點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一樣, 同屬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 二者的生活史與寄生情況極類似。
成熟的蟲體(營養體, trophont), 呈球形或卵圓形, 大小約300~500μm, 外被纖毛, 能擺動而運動, 運動時蟲會改變形狀, 核呈串球狀, 約有4~8個。 營養體寄生於表皮與真皮間, 形成囊胞狀, 即肉眼所見的小白點。 蟲體成熟後會脫離體表組織,
海水白點蟲的生活史, 於22℃時約需6~9天, 以30℃為最適宜, 故夏日高水溫期較容易傳染, 此與淡水白點蟲不同。 低溫時發育較慢或會呈休眠狀態, 故水溫低於19℃時較不易發生。
症狀
體表出現許多0.5~1mm的小白點, 粉液分泌增加, 魚體會激癢而磨擦池壁或於水面跳躍。 嚴重時, 食慾喪失, 呼吸困難, 有浮頭的現象, 或鱗片脫落, 發生二次性的細菌感染, 最後衰弱死亡。
診斷
刮取體表組織或剪取鰓組織於顯微鏡下檢查, 觀察蟲體及有無其他原蟲的混合感染。
防治
1. 藍天使(AV─70)
2. ppm藥浴,
3~5天後視狀況再追加1~2ppm,
3. 加強打氣及水流迴圈。
4. 定期使用可保淨, 每分地1包, 每月一次, 保持池底潔淨, 減少有機物的累積與有害原蟲的滋生。
5. 夏日流行期間, 定期以藍天使(AV─70)消毒, 2ppm每月一次, 減少白點蟲, 車輪蟲等原蟲類寄生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