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從患非典型性赤斑病的病鱉各病灶及內臟器官分離到8株細菌,
經細菌學和血清學試驗均鑒定為嗜水氣單胞菌。
本病的發生與水質、飼料、水溫及鱉的體質等密切相關,
而受傷則是本病的主要誘因之一。
鱉體受傷,
棲息在體表和消化道內的嗜水氣單胞菌乘機侵入,
大量繁衍致病。
二、流行情況
該病發病時間多在5月份,
危害各種年齡段、各個體重的鱉,
患病鱉會發生較高的死亡率。
三、病症
非典型性赤斑病主要具有赤斑病症狀, 也有紅脖子病、腐皮病和出血病的部分表現。
病鱉的外部症狀表現為:腹甲紅腫,
局部灶性潰爛,
口、鼻、咽部紅腫,
頸部有黃豆大淡褐色痂塊,
一側或雙目混濁,
甚至失明。
剖檢可見,
腹內有血水,
胃腸出血,
肝脾腫大或出血,
膽汁濃稠,
部分氣管環發紅,
心外膜點狀出血。
四、防治措施
1.預防方法:不買疫病高發區的鱉種或親鱉;運輸、捕撈過程中儘量避免受傷;下池前要進行鱉體消毒;保持水質良好,
定期排汙消毒;製作氣單胞菌聯合滅活菌苗,
定期進行免疫預防。
2.治療方法:肖克宇等(1996)對該病病原的研究表明, 該病與病毒無關。 病原菌對丁胺卡那黴素、頭孢呋肟、諾氟沙星(氟呱酸)、吡呱酸等20多種藥物敏感,
在現有基礎上,
治療和控制該病,
應按下列方法進行:
⑴發現病鱉, 及時撈起, 隔離治療。 原鱉池進行換水, 然後全池潑灑漂白粉、優氯淨或強氯精、二氧化氯等消毒藥物消毒池水,
⑵患病鱉採取外消內服(或內注)的綜合治療方法:
外消:40克/立方米土黴素溶液浸浴2~3天,
或10克/立方米慶大黴素溶液浸浴30~48小時;或漂白粉2~3克/立方米,
每隔2~3天1次,
連用3~4次。
內服(或內注):投喂慶大黴素或丁胺卡那黴素藥餌, 藥量15萬國際單位/千克鱉體重;病情嚴重者, 肌肉注射慶大黴素或丁胺卡那黴素, 用量20國際單位/千克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