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資訊

鱉粗放式養殖的日常管理

一、水質調節

池塘養鱉一定要注意水質變化, 成鱉池水質的好壞, 直接影響到成鱉的生長發育和抗病能力。 如水質過於清瘦, 可施放一定數量發酵腐熟的有機物, 如雞、鴨、豬、牛等動物糞, 每畝施50~100千克, 使水中綠藻得以繁殖, 使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 並保持30釐米的透明度;水質過肥時, 適當加換新水, 每15天左右對池塘遍灑50毫克/升濃度的生石灰液, 每3天左右用1毫克/升濃度的生石灰液對餌料台和曬背台進行消毒。 水質太肥或有過多的藻類時, 可用0.7毫克/升濃度的硫酸銅液進行潑灑以殺害有毒藻類。 要使水始終保持適當的肥度。


二、飼養管理

1.餌料:成鱉的主要餌料是高蛋白的動物性餌料, 並搭配一定量的植物性餌料, 以人工配合餌料為主, 其蛋白質的含量一般要求在45%左右。 從目前養殖水準看, 人工配合餌料可以滿足鱉的全面營養要求。 一般餌料係數約為2.0, 而鮮活餌料如魚、蝦以及動物內臟等容易造成變性脂肪酸在鱉體內的積累, 造成代謝機能失調, 逐漸釀成疾病。  

如是放養臺灣鱉, 可以以人工配合餌料為主或搭配20%的動物餌料。 具體做法是將買回的鮮魚肉和帶殼螺螄一同放入絞肉機攪拌粉碎, 然後與配合飼料一起攪拌成濕料, 揉成團一起投喂。

2.投餌:餌料台可以放在水中, 也可以放在水上, 鱉在水中攝食,

喜食程度好, 攝食量較大, 攝食時不太容易引起傷害, 但極容易破壞水質, 並且餌料散失大, 餌料效率低。 在水上攝食雖可彌補水下攝食的不足, 但喜食程度較差, 攝食量較小, 外界因素對攝食影響大。 總之, 不同的攝食方式, 各有利弊, 需養殖者因地制宜地去掌握。 一般講, 在面積為100平方米的水面, 應設置2平方米左右的餌料台1個。 無論是木制還是水泥預製板等飼料台都要求固定, 如果經常更換餌料台或移動位置, 會導致鱉攝食減弱或幾天停止攝食, 這會影響鱉體的生長速度和群體產量。

投餌時間以上、下午各1次為好。 應注意根據鱉的體重以及天氣的陰晴狀況靈活掌握投餌量。

三、疾病防制

成鱉養殖的全部過程中都要注意疾病防制。

疾病防制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溫度調控:春末秋初, 氣溫波動較大, 要隨時對溫度的變化進行監測並及時調節, 特別是成鱉與稚幼鱉相比較, 其攝食的水溫範圍更狹窄, 水溫忽高忽低, 會引起鱉代謝紊亂而造成疾病或死亡;盛夏季節, 溫度過高, 這時候要注水提高水位, 並視天氣好壞而增減。

2.水質管理:粗放式養鱉也要注意水質的調節, 好的水質, 鱉的疾病就少。 鱉池水中容易產生有毒氣體(氨, 硫化氫), 可以及時換水增氧, 加速有害氣體的逸出。 池水溶氧大致保持在4~5毫克/升, 氨濃度在30毫克/升以下的範圍內。

3.鱉病防治:每次換水後, 可撒抗生素類藥物, 以防在換水過程中由於鱉的堆積、咬鬥、碰撞所引起的傷口感染。

發現病情嚴重的鱉, 應及時捕出隔離治療, 除外用藥物浸泡。 還可根據病情注射相應的抗生素和內服藥物綜合治療。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