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池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特定的魚病,
而是一種用新水養殖初期所引起之症狀。
例如,
新設養殖池養魚或舊的養殖池重新放水養殖,
最初都會發生這種症狀。
尤其在新設養殖池中發生新池症候群的比率最高,
因此才有這名稱的由來。
症狀本身所代表的含意,
就是用新水養殖是危險的。
然而,
很多人寧可相信那不是事實,
因為他們認為新水應該是最乾淨的水體,
怎會危害到魚苗的安全,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以致育苗池發生了新池症候群而不自知,
可能使業者蒙受嚴重的損失。
事實上問題不在於新水或舊水,
而在於養殖環境中微生物的生態平衡系統是否有真正的被建立,
因為它
關係到池水的自淨作用是否發揮功能,
即有毒的NH3是否能被硝化細菌轉換為無毒性的NO3-,
以及NO3-是否能被脫硝細菌轉換為氮並重新釋放於大氣中,
以完成生態系中的「氮迴圈」。
不過,
由於氮迴圈中的脫氮作用(denitrification)對養殖水質的影響不大,
因此一般都將焦點集中在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是否充分發展的基礎上。
可以確定的是,
凡是新水養殖,
養殖初期水中微生物的生態平衡系統是無法馬上被建立的,
這麼一來,
細菌分解魚苗排泄物的副產物(NH3),
就很容易在池水中被累積下來(因NH3的化學性質安定又易溶于水中),
當其濃度達到危害魚苗的濃度時,
可能導致急性中毒死亡或衍生嚴重的疾病發生。
不管是分解有機廢物的異營性細菌或分解NH3 的硝化細菌,
它們都是無所不在的,
即使在新設育苗池中,
剛放水未養殖之前,
水中早已有這兩類細菌存在,
只是它們的數量可能不多罷了。
當將第一次魚苗飼料餵養後不久,
這些細菌就活躍起來。
大約只需數分鐘的時間,
異營性細菌就開始攝食現存于育苗池內的有機廢物,
並開始釋出高毒性的NH3。
這種有毒的物質,
可視為是異營性細菌的排泄物,
系育苗池必然之自產物。
接著,
硝化細菌再以異營性細菌的排泄物為食,
並將NH3 轉化為無毒的NO3-。
理論上,
由於這兩類細菌的良性互動關係,
為養殖環境塑造一個自淨基礎,
遂使止水式的魚苗培育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不過,
美中不足的是,
這兩類細菌的繁殖速率差異性極大,
使培育初期的數量過於懸殊,
因而造成淨水功能不彰,
甚至潛伏相當危險性。
就硝化細菌而言,
一般的世代時間,
約24 ~ 36 小時,
相較于異營性細菌的約20 分鐘,
顯然慢得極多。
如果以這樣的繁殖速率估算,
則一個硝化細菌在24 ~ 36 小時期間僅可以變成兩個,
但一個異營性細菌在10 小時內就可以變成一億個。
由此可見,
兩者相差是極為巨大的,
而且隨著時間的拉長,
其間差距更為可觀。
異營性細菌繁殖數量大幅增加後,
當然它的排泄物(氨)也跟隨增加。
當NH3 的濃度超過硝化細菌所能消耗的範圍以外,
這種有毒的物質就開始在水中被迅速累積下來,
不出數日,
NH3 就可能被累積到危害魚苗的程度。
此時新池症候群開始發生,
並出現症狀:包括魚苗食欲減低、呼吸急促、行為怪異體色反常等。
再過一段時間,
水中的NH3 可能累積到足以使魚苗致死的濃度,
於是育苗池中的魚苗,
不是紛紛死亡,
就是衍生病害。
根據一般石斑魚繁殖業者表示,
約有80﹪以上的稚魚在大約飼育10 天后即告夭折,
尤其在開始攝食後的第5 ~ 7天處於死亡最高峰,
因此新池症候群對稚魚的育成率可能有很大影響。
新池症候群必須等到硝化細菌的數量,
繁殖到一個足以消費高濃度的氨之後(通常約30 天左右),
才可能有明顯的改善。
蓋硝化細菌愈多,
就愈能有效地消費氨,
於是這種有毒物質的含量就會減少,
一直減少到不足危害為止,
此時所謂的新池症候群的肆虐期也暫告終止。
綜合上述討論,
可知新池症候群的危險性,
是自初次餵食魚苗後不久就開始蘊釀,
及至異營性細菌繁殖數量到達最高峰時,
為症狀的最危險時期。
之後,
由於硝化細菌的數量越來越多,
故有能力使氨的濃度下降,
並在經過一段時間後,
降至安全範圍之內。
換言之,
新池症候群所出現的症狀,
其實就是氨中毒的翻版;只要能消除池水中的氨,
新池症候群應該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