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國外工業化養魚的新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工業化養魚技術不斷發展, 不少國家在提高水產品產量和降低能耗、節約水源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1.採用閉式迴圈水養殖系統。 由於世界性水資源短缺, 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開發閉式迴圈養殖設備, 進一步改善水處理技術, 減少日換水量。
2.提高增氧技術。 丹麥和德國等國設計和建造了使用液氧向養魚池和生物篩檢程式增氧的養殖設備, 大大提高了單位水面的魚產量。 美國和瑞典等國研製了壓力振盪吸收系統制氧裝置, 可用於魚類養殖直接生產含量為85%-95%的富氧,
從而使工業城市的養殖場也能採用純氧增氧技術。
3.水處理有重大進展。 淡水養魚汙水處理, 仍是工業化養魚技術發展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自70年代發展的卵石濾池、滴滴池以及活性污染泥池逐漸被淘汰。 8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閉式生物濾塔、生物轉筒加三角篩檢程式, 以及特殊型生物轉盤加活性污染泥等水處理設備, 因占地少、處理效果好而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發達國家將根據各自的水處理技術特點開發體積小、成本低、處理污水能力強的新型養魚汙水處理設備。
4.熱泵進一步普及應用。 對工業化養魚而言, 控制溫度是一個重要環節。 在日換水量為8%-10%的情況下, 加溫費是一個可觀的數字。
熱泵是一種新型的節能控溫裝置, 它可比常規控溫裝置節能50%左右。
5.監控技術進一步提高。 目前比較先進的工業化養魚設備均採用電腦控制傳感裝置, 收集和分析有關水質資料, 如酸鹼度、含氧量、水溫、水位和流速等。 並配用相應的報警和救急系統。 有的養殖場採用電視攝像機掃描水面, 獲取魚類吃食情況, 或根據有關資料, 利用電腦安排最佳飼料投放量。 另外, 對水中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合量等重要水質資料的進行快速測定將會有突破, 以便對水質進行更有效的監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