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真菌病:
真菌性魚病主要以水黴病最為常見, 而且危害較大, 魚患此病反應呆滯, 行動遲緩, 體表起白毛, 冬季, 早春季節發生較多, 所以大家要注意這個季節對此類病的防治。
經試驗證實:水黴為腐生性, 水黴菌絲只在已經壞死的組織中生成, 對於健康無傷口的魚, 水黴孢子再多也感染不上, 只有體表受傷者和新死的魚卵才會很快寄生上去。 所以預防的方法是儘量減少魚體產生外傷。 治療可用萬分之四的食鹽和0.04%的小蘇打合劑給受傷的魚和已經患輕度水黴的魚長期浸泡;也可用孔雀石綠但些方法太不環保我在這裡不做說明。
藻類:
綠藻類可用10—6至1.5x10—6的螯合銅, 矽藻類可用0.3x10—6至0.5x10—6的二氧化鍺防除。 對於附著性藻類, 如在缸壁和玻璃上的薄膜, 可養些清道夫類魚或螺類(東風螺)清除。 如果養殖用水能有效去除no3—, po3—4, 也能抑制藻類的滋生, 這可用逆滲透濾水或種水草來競爭營養。
病毒性或細菌性魚病:
對於觀賞魚類此類病一般使用有機碘治療。 細菌性魚病的用藥主要是有機氯劑用得較為廣泛, 一般濃度為0.5x10—6至10—6, 對於觀賞魚的細菌性魚病也可使用人用藥品, 如:先鋒黴素, 青黴素, 氯黴素等。 另外我發現如果混養部分無鱗或少鱗魚類如河魨、泥鰍、河鰻等,
生理性魚病:
水溫若高低變化過大, 尤其經長途運輸剛入新缸常會使魚只沉底側臥, 觸動它們又會遊動起來, 這種“感冒”可用人的感冒藥“contac”速治效果不錯, 充氣過量會使魚產生“氣泡病”。 如果水質變酸會滋生嗜酸性卵甲藻引起魚體患“打粉病”, 此時可用石灰水或小蘇打增加水質鹼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