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色篇
1.野生型(Gray Type):又稱為一般型, 即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體色, 也就是與野生種類的孔雀魚大致相同的體色。
2.黃化型(Golden Type):魚體通體呈黃色的底色, 尤其頭部頂端沒有野生型孔雀魚所具有的黑點。
3.白化型(White Type):魚體通體雪白並略帶透明感, 全身素淨, 不帶絲毫黑色素, 魚身上以淺藍、淡紅等素色斑紋相點綴, 顯得格外典雅。
4.白子型(Albino):魚體底色為透明狀, 全身無任何黑色, 眼睛呈暗紅色。
5.白化白子型(Albino White):魚體底色為透明狀的雪白色, 全身不帶絲毫黑色素, 眼睛呈現紅色。
6.真紅眼白子型(Real Red Eye Albino):魚體底色為透明狀的淡黃色,
7.虎紋型(Tiger):與野生型孔雀魚很相似, 但魚身鱗片具有特殊變化, 在魚鱗邊緣部分似乎被黑色線條鑲嵌, 整體欣賞猶如虎皮紋。
8.藍化型(Blue):魚體呈現特殊的青藍色調, 但此類孔雀魚很少見到, 因此常常被忽略。
9.粉紅型(Pink):魚身上具有粉紅色調的亮麗色澤。
以上的體色, 也可能出現兩者並存的現象, 例如黃化粉紅(Golden Pink)等等, 即是人工改良而同時具備不同體色的特徵。
2.尾鰭篇
■ 根據孔雀魚尾鰭的形狀, 可分為:
1.三角尾(Delta Form):尾鰭形若三角形, 其夾角度越大越好, 鰭邊上下末端是呈銳角。
2.扇尾(Fam Tail):尾鰭形狀類似三角形, 其夾角度越大越好, 鰭邊上下末端是呈圓弧。
3.下劍尾(Bottom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底部延伸出猶如劍尾魚那樣的鰭邊。
4.上劍尾(Top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上部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5.雙劍尾(Double Sword):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上下部各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6.針尾(Pin Tail):在正常狀態下的尾鰭中央延伸出一部份鰭邊。
7.圓尾(Round Tail):最傳統而常見的尾型。
8.琴尾(Lyre Tail):具有三角尾與扇尾或圓尾, 亦或者是雙劍尾與圓尾的組合。
9.燕尾(Swallow):在尾鰭末端有多處延伸, 並且數目、位置不等的鰭邊。
10.緞帶(Ribbon):屬於突然變異的尾型。
■ 根據孔雀魚尾鰭的色彩, 可分為:
純色系:
1.紅色(Red)。
2.藍色(Blue)。
3.黃色(Yellow)。
4.黑色(Black)。
複色系:
1.馬賽克(Mosaic):其中又可以根據具體色澤的不同, 分為紅尾馬賽克、藍尾馬賽克、黃尾馬賽克等等。
2.草尾(Grass):其中又可以根據具體色澤的不同, 分為紅草尾、藍草尾、黃草尾等等。
3.豹紋(Leopard)。
孔雀魚的分類大致就是根據以上3種。 但是, 如果接險?種方法來定義、劃分一尾孔雀魚的品系, 應該是從頭部到尾部, 依據不同的特徵再逐一命名。 例如:金屬蛇王孔雀、紅尾馬賽克孔雀以及黃尾禮服緞帶孔雀等等的孔雀魚名稱即由此而來。
以上是常見孔雀魚的簡單分類, 對魚初接觸品系分類的朋友, 一定還是會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其實這些分類是根據孔雀魚可以表現出不同特點的遺傳基因的類型來劃分的。 這些類型包括:
尾的花紋:馬賽克、草尾、素色尾、蕾絲
尾的顏色:紅尾、藍尾、黑尾、白尾、黃尾、綠尾、天空藍尾...
尾的形狀:三角尾、扇尾、雙劍尾、上劍尾、下劍尾、燕尾、鏟型尾、中落尾
身體的花紋:蛇紋、古老品系、維也納綠寶石、禮服、豹紋、金屬白金、珊瑚、日本藍
特化混合型身體紋路:美杜沙、珊瑚美杜沙、銀河、白金日本藍、聖塔瑪麗亞蛇王、金屬蛇王
全身體色:白子、黃化、蘭化、白化、虎斑、粉紅、馬特利
眼睛:真紅眼、淺紅眼、酒紅眼、暗紅眼、深紅眼、眼鏡眼
鰭:普通型、緞帶
高度特化型:莫斯科藍、莫斯科藍煙火...
這些是現在較公認的一些穩定的基因型, 但還在不斷發展, 還有什
麼新的我現在也不清楚。
命名是按頭部--身體前部--身體後部--尾部的順序來做的。
對於含有多個基因表現的魚, 有時會省略較弱表現的基因的名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