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是養兔生產成本中比例最高的部分, 合理利用各種原料, 是每個養殖場戶的追求, 然而, 在實際生產中, 由於觀念上或操作上的誤區, 飼料浪費問題普遍存在, 嚴重影響養兔生產的效益。
以下是實際生產中部分兔場存在的幾種飼料浪費現象, 希望能引起養兔場戶的注意。
一、飼料營養過高或過低帶來的浪費。
兔子從飼料中獲得的營養只有在滿足了生存需要的時候, 剩餘的部分才用於生長和繁殖。 如果我們喂的飼料僅僅能滿足它生存的需要,
營養不足了不行, 兔子幹吃不長, 那營養高了行不行呢?有些人就把飼料的營養成分提得很高, 倒是滿足了兔子的所有需要, 但是剩下的營養卻被排泄出去了, 這也是一種浪費。
餵料必須考慮一個“適量”的問題。
二、營養不平衡導致的浪費。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種飼料, 經檢測, 這個配方的飼料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充足, 唯獨缺鐵。 缺鐵的後果是影響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組成, 長期缺鐵會造成缺鐵性貧血, 進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 即使是再充分的營養也不會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而被浪費掉了, 因此貧血的兔子都是消瘦的。
道理很簡單,
由此, 配製飼料時不能過度迷信書本知識, 應結合自己場的情況, 有條件的可以到相關檢測部門進行飼料營養成分測算, 再改善自己的飼料配方。
三、餵料不合理帶來的浪費。
首先是過量供應。 大多數人腦子裡都有一種觀念, 認為只要兔子把料吃進肚子裡了就不是浪費, 其實,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飼料節約與浪費與否最終還要取決於兔子吸收利用的情況。 我們有很多兔場配料不合理, 實際都把錢浪費在這了。 比如按照自己場的飼料配方,
第二, 飼喂方式方面。 現在有100斤胡蘿蔔, 有三種喂法。 一種是把整根的胡蘿蔔扔進去喂, 一種是把胡蘿蔔切成幾塊, 按早、午、晚分幾次喂, 另一種是把胡蘿蔔切成絲, 每次喂一小撮, 分兩天來喂。 這三種喂法哪種更科學呢?從營養學角度, 最後一種是最科學的。 因為從兔子消化特點來看, 少喂多餐的餵食方法更加有利於飼料中營養的吸收。
第三, 飼料保管不當的浪費。 如飼料原料因保管不當發黴變質, 青綠飼料等因保管不當大批爛掉, 幹飼料營養成分逐漸丟失等, 這些現象可以說是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