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蟲病是由犬巴貝斯蟲和吉布遜氏蟲等梨形蟲弓起的。
臨床表現為高度貧血,
急性病例還有黃疸和血紅蛋白尿。
犬梨形蟲病分佈很廣,
世界各國都有。
【病原】
引起犬梨形蟲病的病原主要有以下幾種:犬巴貝斯蟲,
多呈雙梨狀排列,
兩蟲的尖端銳角相連,
在紅細胞中寄生的蟲體較大,
一般長4~5μm,
個別紅細胞內可能含有較多的蟲體。
吉布遜氏梨形蟲,
蟲體很小,
多呈環形,
卵圓形,
呈梨子狀的很少,
一個紅細胞內可能達30個。
常引起伴有高度貧血和消瘦的慢性疾病。
韋氏巴貝斯蟲,
圓形、卵圓形或梨狀蟲體。
常引起耳、背和其他體表皮膚發生經常性出血。
【生活史】
梨形蟲蟲體主要由原生質和染色質(核)組成,
在用姬姆薩液染色的血片上,
原生質染成不均勻的淡藍色,
染色質呈紫紅色,
蟲體寄生在紅細胞內,
有時在血漿內也可見別。
梨形蟲的媒介是蜱,
蜱的成蟲在帶蟲犬或病犬身上吸血時,
把被犬梨形蟲寄生的紅細胞吸入腸內,
在蜱腸道內大部分蟲體被破壞,
一部分蟲體發生變態呈卷葉狀,
侵入腸的上皮細胞,
進行多數分裂,
出現很多細長的蟲體,
這些蟲體侵入蜱體內的成熟卵內,
在蜱卵內發育並在幼蜱的腸細胞中進一步大量分裂,
最後在蜱的唾液腺內進行分裂,
長成對犬有感染力的新蟲體。
當稚蜱或成蜱吸血時,
蟲體便隨唾液接種入犬體。
犬梨形蟲在蜱體內是否進行有性繁殖階存在著不同的見解。
【症狀】
急性病例,
經過7~10天的潛伏期後,
首先表現體溫升高,
在2~3天內可達42~43℃。
可視粘膜先呈淡紅色,
後來發組或呈黃疸。
心悸亢進,
脈搏加快,
呼吸困難。
有些病犬脾臟腫大可以觸及,
並間有感覺過敏,
食欲廢絕,
飲水增加,
有時出現腹瀉;行走困難,
最後幾乎完全不能站立。
由吉布遜氏梨形蟲引起的慢性病例,
只在病初幾天發熱,
或者不發熱,
或者呈間歇熱。
病犬高度貧血,
精神不振,
但常無黃疸。
雖食欲良好,
卻高度消瘦。
血像根據病期而變化。
病初,
可見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多染性紅細胞,
後期出現帶核紅細胞。
本病造血機能亢進,
並以網狀紅細胞增加為特徵。
紅細胞數減少,
初期為280~370萬,
中期為140~240萬,
後期為19~70萬。
患病期間血沉加快,
上層血漿部分往往呈現黃色。
白細胞在發熱時稍微減少,
其後呈現一過性的增加,
沒有明顯的變化,
其他可見嗜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單核細胞增加及出現幼稚型。
血色素量減少到健康時的1/5~1/3,
當薩利值為10、30、40時表明機體是惡性貧血。
尿一般多呈現黃褐色,
尿蛋白檢查為十十十,
膽紅素十十~十十十。
病犬常死於衰竭,
如能耐過,
則約於3~6周後貧血症狀逐漸消失而康復。
康復犬只要體內有巴貝斯蟲等,
則對再度感染不復有感受性,
但如伴發其他熱性病,
則血中又可出現大量巴貝斯蟲等。
【病理變化】除最急性不見病理變化外,
其他可見內臟特別是肝、腎和骨髓充血;脾臟高度腫脹,
脾髓呈暗藍紅色,
堅實或中度軟化。
胃腸粘膜蒼白,
或者部分區域呈輕度潮紅和水腫。
膽囊含有多量濃縮的黑綠色略呈屑粒狀的膽汁。
膀胱常有含血紅蛋白的尿液。
各處淋巴結腫脹。
心外膜和心內膜下常有點狀出血。
各組織均呈黃疸色。
慢性病例除不見黃疸外,
其他變化常更為顯著,
還有高度貧血的病變,
體腔中聚有漿液。
大腦焦蟲病在腦切片中,
寄生蟲充滿毛細血管和小動脈腔,
幾乎全呈細跑外游離狀態。
【診斷】
通常在紅細胞中查得梨形蟲便可確診。
也可將病犬血液注射於幼犬,
兩天或5~6天后血液中出現巴貝斯蟲等梨形蟲,
並常於3~5天后或9~11天后死亡,
便可確診。
【治療】
台盼藍(錐藍素)5mg/kg,
用生理鹽水配成1%溶液,
加溫溶解,
用棉花紗布濾過,
在水浴鍋內煮沸滅菌30分鐘後靜脈注射。
注射時防止漏入皮下,
為了減輕副作用,
藥液應現用現配,
注射時藥溫保持30℃左右。
注射速度應緩慢,
如出現戰慄、出汗、體驅搖晃等,
應立即停止注射,
並給予抗組織胺藥物(如異丙噙等),
待症狀緩解後再繼續注射;阿卡普林(硫酸喹啉脲)0.25ml/kg,
皮下或肌肉注射,
對巴貝斯屬梨形蟲有效;2%疑乙基磺酸非那米丁溶液。
0.5mg/kg,
皮下注射;10%二鹽酸雙咪苯脲溶液0.1m1/kg,
肌肉注射;貝尼爾(三氮脒、血蟲淨)3.5mg/kg,
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天一次,
連續2天。
治療時,
除應用殺滅病原體的藥物外,
還需針對病情的不同給以對症和輔助療法,
如注射強心劑、葡萄糖液、維生素C等。
貧血嚴重者可輸入健康犬血(與病犬血無交互凝集反應者)。
【預防】保持犬舍清潔,做好防蜱滅蜱工作
貧血嚴重者可輸入健康犬血(與病犬血無交互凝集反應者)。
【預防】保持犬舍清潔,做好防蜱滅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