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脫毛癬又稱家兔皮膚真菌病,
是由多種真菌寄生於兔體表並具有很強傳染性的皮膚病,
對毛兔、獺兔危害嚴重,
主要感染子兔、幼兔,
3月齡以上的成年兔也可感染本病,
但症狀較輕。
傳播 該病的病原為多種真菌,
真菌的傳播較為迅速。
機械傳播,
如人工搬動、空氣流動等,
子兔在哺乳時與母兔的直接接觸均可引起感染。
本病不但感染家兔,
還可感染豬、貓、犬,
有時也可感染人。
症狀 患病哺乳兔唇邊、眼周圍皮膚增厚、發炎, 痂皮增生, 脫毛後如戴眼鏡。 部分兔軀幹部被毛長短不一,
診斷 刮取皮屑,
剪取癬屑及被毛,
將病料置載玻片上,
滴加10%~15%氫氧化鈉數滴,
5分鐘後用蓋玻片覆蓋,
鏡檢觀察,
可見分枝的菌絲和種孢子。
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 注意通風換氣, 保持兔體清潔, 發現病兔後及時進行全群檢查, 隔離病兔;徹底消毒兔舍, 用2%的碳酸或3%的火堿進行地面、牆體及天花板消毒,
治療 拔去或剪淨病兔患部被毛(被毛要立即燒毀),
再用肥皂水、溫堿水或硫化物溶液清洗患部,
除去痂皮後,
用克黴唑癬藥水或克黴唑軟膏均勻塗搽患部,
每日3次~4次,
直至痊癒;也可用10%碘酊或10%水楊酸酒精塗搽患部;病情嚴重時,
口服土黴素,
每日每千克體重25毫克,
連喂10天;同時皮下注射 皮癬寧 ,
每只1毫升,
隔7天后再注射1次,
或注射 敵癬銳克 ,
用量為每千克體重0.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