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為什麼具有學舌的本領呢?原來這與它生有特殊結構的鳴管和舌頭有關。
人和哺乳動物的發聲是用聲帶,
它位於氣管上端的喉頭處。
鳥類則不然,
其發聲器叫鳴管,
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
一般由最下部的幾個(多為3~6個)氣管環膨大變形,
並與相鄰三對(左右)變形的支氣管環共同構成。
鳴管的分叉部分,
其內外兩側管壁均變薄,
可隨氣流的振動而發聲,
稱為鳴膜。
鳴管的第一氣管環的底部、鳴管分叉處的中央,
有一從背面垂直伸向腹面的細骨棒──鳴骨,
起支撐鳴管和內鳴膜的作用。
沿鳴骨正中伸出的薄膜叫半月膜亦能隨氣流的迸出震動發聲。
鳴骨下方有氣室,
鎖間氣囊的分支伸入其內,
氣囊內壓力的變化會影響內鳴膜的緊張程度及鳴管的管徑。
在構成鳴管的第二支氣管半環的內側,
有一向內呈拱狀隆起的唇狀皺壁,
稱為外唇,
它在鳴肌的作用下可調節流經鳴管的氣流壓力和大小,
從而發出不同的音訊。
鳴肌是調節鳴管管徑、曲率、鳴膜張力的特殊的小型肌肉,
分為內鳴肌和外鳴肌兩大類。
因鳴管左、右兩側的鳴肌屬不同的神經支配:左側鳴肌受迷走神經支配,
右側鳴肌受舌下神經支配,
故鳥類可同時發出兩種頻率完全不同的諧波,
使其叫聲更富顫率和多變。
鸚鵡的發聲器官──鳴管比較發達和完善,
有四、五對鳴肌,
在神經系統控制下,
使鳴管中的半月膜收縮或鬆弛,
迴旋振動發出鳴聲。
鸚鵡的發聲器的上、下長度及與體軸構成的夾角均與人的相似。
人的發聲器從喉門的聲帶開始,
直到舌端為止,
其前後總長度約有20釐米,
與體軸形成的角度呈直角。
部分大、中型鸚鵡的鳴管到舌端的總長約為15釐米,
與體軸形成的角度也近似直角。
其它哺乳動物的發聲器與體軸則不能形成直角,
而是呈鈍角,
喉頭部與氣管形成的屈度較平坦。
發聲器與體軸成直角,
形成了有折節的腔,
從而可以發出分節性的音,
這種發聲的分節化就是語言音和發展語言音的基礎。
它的舌根非常發達,
舌頭富於肉質,
特別圓滑,
肥厚柔軟,
前端細長呈月形,
猶如人舌,
轉動靈活。
由於這些優越的生理條件,
所以鸚鵡能維妙維肖地模仿人語,
發出一些簡單、準確、清晰的音節。
在鳥類學話前,
對它們施行小手術,
如用剪刀將舌內的舌骨剪斷,
或進行撚舌等,
這樣,
可以使鳥類更多地學些較為複雜的語言。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
不管鸚鵡多麼能言善辯,
都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
機械地模仿而已。
這種仿效行為,
在科學上也叫效鳴。
由於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
鳴叫的中樞位於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
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
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
也不可能處處十分正確運用這些語言,
所以有時甚至會不分場合,
亂說一氣,
令人哭笑不得。
在英國也曾經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鸚鵡學話比賽,
參賽的鸚鵡只需要講一句話便可,
由裁判員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和發音來進行打分。
其中有一隻不起眼的非洲灰鸚鵡所講的一句話,
受到了裁判和觀眾的特別讚賞,
因而戰勝其他選手,
獲得冠軍。
當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以後,
這只灰鸚鵡先是向前後左右瞧了瞧,
然後驚奇地叫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幾天以後,
興奮異常的主人請了許多貴客到家中慶賀,
為了在客人面前再次顯示這只灰鸚鵡的“天才”,
便又當眾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
滿以為它能說出:“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貴客!”以博得大家的喝彩,
不料灰鸚鵡見了雲集的貴客,
卻仍然說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
使大家哭笑不得,
也讓主人失盡了顏面、狼狽不堪。
由此可見,
鸚鵡學說話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
並且只能學會一些有限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