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資訊

黑尾神仙

中 文 名 黑尾神仙

俗名別名 紅眼仙(香港)

英 文 名 Pearl-scaled Angelfish、Pearlscale Angelfish、Half-Black Angelfish

拉丁學名 Centropyge vrolikii

命名者,年份 Bleeker,1853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第240頁

地理分佈 分佈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分佈範圍包括東印度洋的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和巴厘島(Bali)至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和瓦努阿圖(Vanuatu, 西南太平洋島國), 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一帶海域。 最近報告顯示在東加(Tonga)海域可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 北緯32度和南緯22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 性 雜食性

黑尾神仙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4條 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6-17條 脊椎骨:24節

與所有刺尻魚屬魚種一樣, 老虎新娘神仙的幼魚和成魚在體色和花紋上並沒有太大差異。 成魚體橢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 頭背于眼上方平直。 吻鈍而小。 眶前骨游離, 下緣凸出, 後方具棘。 前鰓蓋骨具鋸齒, 具一長強棘, 間鰓蓋骨短圓。 上下頜相等, 齒細長而稍內彎。

體被稍大櫛鱗, 軀幹前背部具副鱗。 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鈍長形, 腹鰭鈍形, 尾鰭圓形。 體、背鰭及臀鰭前半部淡黃褐色至乳黃色, 後半部藍黑色, 體側無任何斑紋。 背、臀及尾鰭具鮮藍邊線, 胸及腹鰭淡黃褐色至乳黃色, 尾鰭藍黑色。 需要注意的是, 帛琉群島(Palau)海域的巧克力吊(Acanthurus pyroferus)幼魚體色和體型與黑尾神仙成魚非常相似, 這是一種生物擬態現象, 但細心觀察兩者的頭部, 即可分辨出蓋刺魚科和刺尾魚科的特點。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12cm

習 性 棲息於瀉湖和麵海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 通常生活在珊瑚叢生的區域。 多半是一條雄魚與3-7條雌魚組群生活。 黑尾神仙會與同區域的老虎新娘神仙(Centropyge eibli)以及藍眼黃新娘神仙(Centropyge flavissimus)混種,

並與這些混種一起組群生活。 主要以海藻為食, 同時也會捕食珊瑚蟲和附著生物。 行雌性先成熟的性轉變行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