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貓貓 » 貓貓養護

貓挑食是天生的

貓咪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嗜好:偷腥、捕老鼠、睡懶覺。 可是誰也無法把貓與甜食聯繫起來, 品質再好的甜食放到 貓咪面前, 它們連聞都不聞。

眾所周知, 貓咪十分挑食, 凡是喜歡養貓的人都知道它們的這個“毛病”, 但不知道它們挑食的原因。 如今, 科學家已在很大程度上揭開了貓科動物這種飲食習慣的秘密, 答案是:遺傳缺陷。 說得詳細一點就是, 貓科動物缺失“甜味受體”, 它們根本嘗不到甜味, 這可能也是促使貓成為依靠高蛋白存活的食肉動物的重要原因。 可是, 你想過沒有, 貓為什麼不喜歡吃甜食呢?其實何止貓, 貓科動物基本上都不喜歡吃甜食,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由於基因缺陷, 貓科動物無法品嘗到甜味

美國費城默尼爾化學感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最近公開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他們在貓科動物身上發現了一種功能有缺陷的基因,

這種基因缺陷有可能令它們無法感受到甜味。 而除了貓科動物, 地球上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品嘗到甜味。

研究人員從包括一隻虎和一隻印度豹在內的6只貓科動物身上提取了唾液和血液樣本, 結果發現它們全都有一種帶有缺陷的基因, 而其它哺乳動物正是用這種基因生成舌頭上的“甜味受體”。 “甜味受體”由兩種分別稱為“T1R2”和“T1R3”的蛋白質形成, 可是貓科動物由於基因有缺陷不會形成這兩種重要蛋白質中的一種T1R2。

領導此次研究的默尼爾化學感覺研究中心副主任約瑟夫·布蘭德表示:“我們花了大約三年時間, 試圖找出貓不喜歡吃甜食的原因。 ”他還開玩笑說:“因為貓科動物根本嘗不到甜味,

所以如果你給它們喂甜食, 它們的感覺自然是索然無味了, 甚至會大發脾氣。 ”布蘭德的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發行的雜誌《遺傳學》上。

缺乏“甜味受體”可能是使貓科動物成為食肉動物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來, 人們常說“饞貓鼻子尖”, 其實不是因為它們的鼻子尖, 而是因為它們缺乏甜味受體。 貓科動物身上的“缺陷基因”可能是使它們成為依靠高蛋白存活的食肉動物的重要原因。 布蘭德說:“貓科動物的味覺驅使它們成為食肉動物, ‘甜味受體’的缺失可能改變了它們的飲食習慣。 ”

布蘭德還表示, 自25年前他與一名同事到費城動物園近距離觀察大型貓科動物的飲食習慣以來, 就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他。

他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員發現, 哺乳動物的舌頭上全部都有受體細胞, 用於把味覺信號發送到大腦進行處理。 眾多受體細胞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了味蕾。

人類每個味蕾由50至100個受體細胞組成, 它們代表著5種基本味覺:鹹、酸、甜、苦、鮮味。 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受體細胞都是由兩種蛋白質構成的, 而貓科動物缺失了其中一種蛋白質, 不能形成“甜味受體”。

貓挑食是天生的, 人為很難改變

貓對食物真的非常挑剔, 研究人員表示, 如果你打算養貓, 就得容忍貓的這種挑剔的食性, 因為這種食性是天生的, 不是你想讓它改變它就改變的。

研究人員指出, 生命的特性之一是從環境中獲取營養, 在動物那裡這種獲取行為一般是主動的,

營養物件則是豐富多彩的。 在一個生存環境中, 動物對環境條件適應幅度越大, 其生態價值就越高, 表現在食性上則為廣食性, 反之生態價值較低時則在食性上表現為狹食性。

許多“貓媽媽”喜歡用家制飯菜餵養貓, 豈不知家制魚肉中含量過多的脂肪容易導致貓脂肪發炎、渾身疼痛, 而家制雞肝中過多的維生素A則容易使貓得關節炎。 所以, 為了使貓更加健康地生長, 給貓餵養專業貓糧就顯得非常重要。

科學研究表明, 寵物從一種食物轉換到另一種食物, 需要一段轉換時間。 寵物專家建議:剛開始換食時可將少量貓糧與現有食物混在一起飼喂, 以後每餐逐步增加貓糧的分量, 減少原來食物的分量。 3—7天后,貓就可以完全適應專業貓糧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現象,肉食性的動物身體強壯、行動敏捷、有發達的口器,但肉食性動物的壽命較相應的植食性動物要短得多,在家畜中豬、馬、牛、羊都能活到30年以上,而肉食性出身的貓、狗則一般不會超過20年。這種機理的產生原因至今研究仍無結果。

3—7天后,貓就可以完全適應專業貓糧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現象,肉食性的動物身體強壯、行動敏捷、有發達的口器,但肉食性動物的壽命較相應的植食性動物要短得多,在家畜中豬、馬、牛、羊都能活到30年以上,而肉食性出身的貓、狗則一般不會超過20年。這種機理的產生原因至今研究仍無結果。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