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貓貓 » 貓貓健康

貓孢子絲菌病

(1)診斷:孢子絲菌病是貓的一種真菌病。 本病主要侵犯皮膚, 也可侵犯粘膜、淋巴結、骨髓、關節和內臟。 皮膚為肉芽腫形成的結節, 多沿淋巴管分佈, 有些結節變軟, 破潰後形成慢性潰瘍。 本病的病原體為申克氏孢子絲菌, 廣泛存在於動物和人的周圍環境中, 經創傷侵入。 本病的潛伏期3~12周, 主要侵犯皮膚, 常發生於肢端。 損害由遠端感染病灶沿淋巴管向近端作帶形傳播, 形成典型的帶狀損害。 肢端以外的部位, 損害不一定呈帶狀。 原發性損害多為堅實、無彈性、可移動、無壓痛的結節或肉芽腫。

結節上的被毛脫落後, 發生滲出, 滲出物幹滯後形成結痂。 結節呈蠶豆大小, 日久結節變軟, 形成膿腫, 破潰後形成潰瘍。 當病原菌通過血循環播散後, 在全身的皮下形成皮下硬結節, 以後變成膿腫, 切開或破潰後, 往往成為經久不愈的潰瘍。 根據以上特徵可以初步診斷此病。

(2)治療:如皮膚有創傷, 可塗碘酊;如創傷後不久局部有結節性損害出現, 可考慮本病的可能。 治療此病的特效藥物為碘化物。 10%碘化鉀溶液內服, 每日0.5~1克;若無不良反應, 劑量可逐漸增大。 也可靜脈注射碘化鈉液, 口服灰黃黴素。 皮膚潰瘍或膿腫破潰處, 可用0.2%碘溶液(加2%碘化鉀)濕敷;外塗5~10%碘化鉀軟膏效果更好。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