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hinochimaera africana
命名者 Compagno, Stehmann et Ebert, 1990
中文名 非洲長吻銀鮫
科中文名 長吻銀鮫科
科號科名 005 Rhinochimaeridae
模式種產地 Western Cape west of Doring Bay, South Africa, 31°59.8"S, 15°56.2"E, 850 m 大陸名 非洲長吻銀鮫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黑翅沙
棲息深度 500 - 500 公尺 食用魚類 否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10 cm 經濟性 否
臺灣分佈 東北部
世界分佈 全球性
參考文獻 Tetsuji(2002)
英文俗名 Africa spookfish, Deep-sea Africa knife-nose chimaera, Deep-sea chimaera, Longnosed chimaera, Narrownose chimaera
型態特徵
體側扁而延長, 向後漸細小。 吻尖長平扁而柔軟。 雄性的眼前上方具一短柄狀且不可彎曲的的額交腳器。 眼中大, 上側位。 口較小, 下位, 略突出。 上頜前齒板喙狀, 邊緣光滑;側齒板寬長, 近三角形, 外緣具細鋸齒;下頜齒板寬長, 前端尖, 邊緣光滑。 側線幾平直, 沿體側中部向後延伸, 約至尾鰭下葉前方的1/3處急轉下彎至尾端;頭部眶上管(supraorbital canal), 前方微彎, 至眼前上方則幾近平直而延伸至吻端;眶下管(infraorbital canal)呈波狀, 向前延伸至吻前方與眶上管相接, 相接點距吻端的距離近于距鼻管(nasal canal)的距離。
棲所生態
深海底棲魚類。 主要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 生態習性甚不清楚。
地理分佈
分佈于西太平洋區, 包括日本東海沿岸、臺灣的東北部海域;以及東北太西洋至南非洲沿岸, 北至莫三比克海峽。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 棲息地較深, 故較不常見。 一般以下雜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