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小寵 » 小寵資訊

螞蟻沒有老大

無論是生物鏈中較低等的螞蟻、蜜蜂、鴿子還是與人類相比沒有思想的北美馴鹿, 智慧群體的組成要素??分散化控制, 針對本地資訊行動, 簡單的經驗法則??加在一起, 就構成了一套應對複雜情況的精明策略。

螞蟻沒有老大

那些列隊爬過我家廚房檯面的小傢伙看起來是那麼信心十足。 於是我猜它們早就定好了計畫, 知道要去哪兒, 要做什麼。 不然的話, 螞蟻又怎能做出組織行軍路線, 建造複雜蟻穴, 發動大規模突襲等等奇妙行為呢?

然而, 我想錯了。

單個螞蟻並非是聰明的小工程師,

建築師或武士, 當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時, 作為個體的大多數螞蟻根本毫無頭緒。

那麼, 該怎麼解釋蟻群所完成的繁複而龐大的工程呢?

在1.4億年的進化中, 它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這裡實際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個體的簡單行動怎樣組合成為群體的複雜行為?

蟻群的智慧

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家黛博拉?M?戈登提出, 螞蟻在組成群體後就擁有了群體智慧的來源構建, 這樣一來蟻群可以解決對單個螞蟻來說不可思議的事。

“螞蟻並不精明, ”戈登說, “精明的是蟻群。 ”一個蟻群能夠解決的問題, 是單只螞蟻不可能辦得到的, 例如找到通往最佳食物來源的最短路徑、保衛領土不被入侵。 個別的螞蟻可能是一個個小笨瓜,

一旦形成群體, 卻能對環境做出迅速有效的反應, 靠的就是“群體智慧”。

這種智慧的來源, 引出了自然界的一個根本問題:單獨的簡單行動如何綜合成群體的複雜行為?幾百隻蜜蜂怎麼對蜂巢的重大問題做決定?是什麼因素讓鯡魚群的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 能夠瞬間同時改變方向?這些動物並不明白整個大局, 但每一隻都對群體的成功有貢獻。 它們的集體能力, 讓最瞭解這些動物的生物學家都驚歎不已。 不過, 在過去這幾十年間, 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見解。

拿蟻群來說, 蟻群運作的原則之一就是沒有誰是“老大”。 沒有螞蟻將軍在指揮螞蟻戰士, 沒有螞蟻經理在命令螞蟻員工;蟻后只負責產卵, 並不擔任領導角色。

就算是一個有50萬隻螞蟻的蟻群, 在沒有任何管理的情況下仍能運作得很好。 蟻群依賴的是個體間數不清的互動, 每一隻都依靠簡單的法則行事。

以分配工作為例, 在戈登研究紅收穫蟻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 有一個蟻群每天早上會計算要派多少只工蟻出去覓食。 數量視情況而定:覓食蟻最近是否在哪裡發現了大量的美味種子?有的話, 就得多派些螞蟻去把它搬回來;昨夜的暴風雨打壞了蟻窩?那麼就要多留些修繕工蟻來幫忙修補。 一隻螞蟻有可能今天是修繕蟻窩的, 明天是收集垃圾的, 如果沒有誰是主管, 蟻群要怎麼做這些安排呢?

螞蟻靠接觸和氣味來溝通。 當一隻螞蟻碰上另一隻螞蟻時, 它會上前嗅聞,

以瞭解對方是否為自己人, 之前在哪裡工作(在蟻窩外工作的螞蟻, 氣味跟待在窩裡的螞蟻不一樣)。 通常覓食蟻每天都會等到清晨外出的巡邏蟻返回, 再離開蟻窩。 巡邏蟻進入蟻窩時, 會跟覓食蟻碰一下觸角。

“覓食蟻和巡邏蟻的碰觸是一種刺激, 告訴覓食蟻該外出了, ”戈登說, “不過覓食蟻需要和幾隻巡邏蟻碰觸, 每次間隔不超過10秒, 之後才會出去。 ”

蟻窩入口, 模擬螞蟻回巢。 珠子有的塗了巡邏蟻的氣味, 有的塗了修繕蟻的氣味, 有的沒有氣味。 結果, 只有塗了巡邏蟻氣味的珠子會刺激覓食蟻離巢。

“覓食蟻沒找到食物不會回巢, ”戈登說, “食物愈少, 覓食蟻花在找食物和回巢上的時間愈久;食物愈多, 回巢也愈快。 所以沒有誰在決定今天是不是覓食的好日子,

是集體在決定。 ”

這就是群體智慧的道理:簡單的動物遵循簡單的規則, 每個個體根據局部資訊來行事, 沒有一隻螞蟻知道整體的情形。 在牛津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生物學家伊恩?庫贊說:“再複雜的行為, 也能用相當簡單的互動來協調。 ”

從這個美妙的理論出發, 人們解決了很多頭痛的問題。 休斯頓的“美國液化氣公司”在美國大概有100個廠址, 生產工業及醫用氣體, 並使用管道、火車和卡車將氣體運往6000個地點, 由於某些地區電價變動, 問題的複雜性又加深了一層。 於是公司求助於一家人工智慧公司“紐泰克方案”。

研究人員從阿根廷蟻身上找到了答案:這種螞蟻有一種神奇的資訊素, 把食物帶回巢穴的螞蟻會沿途留下一些資訊素軌跡,某條路徑來往的螞蟻越多,證明這條路越便捷。資訊素雖然取代了觸角,但其實質仍是交流資訊。通過資訊的共用輕而易舉地得出群體的最佳決策,即使沒有某個老大指揮,螞蟻們也知道該怎樣做。

公司效法螞蟻,開發了一種派出數十億‘軟體螞蟻’的程式,查找資訊素軌跡最強的路線讓卡車行駛。既然螞蟻早已演化出尋找最佳路線的方法,為什麼不照著做呢?研究人員把所有的資訊集中起來,對每一種因素進行組合考量,在反復的模擬中得到最優化的方案,然後派卡車司機到交貨價格最低的廠址提貨。表面上看來路程遠得不合常理,然而成本大大縮減了。對卡車司機來說,不選擇離客戶最近的廠址出發送貨又費力又愚蠢,不過公司卻在看到收益後大大驚喜了一番。

在英國和法國,電話公司通過編寫資訊程式,在轉換站存入虛擬資訊素,加快了電話在網路中的接通速度,正像螞蟻為同伴留下信號,指明最佳路徑一樣。

把食物帶回巢穴的螞蟻會沿途留下一些資訊素軌跡,某條路徑來往的螞蟻越多,證明這條路越便捷。資訊素雖然取代了觸角,但其實質仍是交流資訊。通過資訊的共用輕而易舉地得出群體的最佳決策,即使沒有某個老大指揮,螞蟻們也知道該怎樣做。

公司效法螞蟻,開發了一種派出數十億‘軟體螞蟻’的程式,查找資訊素軌跡最強的路線讓卡車行駛。既然螞蟻早已演化出尋找最佳路線的方法,為什麼不照著做呢?研究人員把所有的資訊集中起來,對每一種因素進行組合考量,在反復的模擬中得到最優化的方案,然後派卡車司機到交貨價格最低的廠址提貨。表面上看來路程遠得不合常理,然而成本大大縮減了。對卡車司機來說,不選擇離客戶最近的廠址出發送貨又費力又愚蠢,不過公司卻在看到收益後大大驚喜了一番。

在英國和法國,電話公司通過編寫資訊程式,在轉換站存入虛擬資訊素,加快了電話在網路中的接通速度,正像螞蟻為同伴留下信號,指明最佳路徑一樣。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