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 犬與蛋白質
蛋白質是犬生命活動的基礎, 占“幹”體重的一半, 是體內除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物質。 體內的各種組織器官, 參與物質代謝的各種酶類, 及抗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 在肌體損傷時, 蛋白質的需求量更加大, 用來修復細胞和器官。
構成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氨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而轉變為氨基酸後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 氨基酸可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犬自身不能產生或產生不足的氨基酸, 必須從食物中吸取。 非必須氨基酸是指可以從其他氨基酸轉換而來的。
蛋白質缺乏, 會使犬體內蛋白質代謝失去平衡, 引起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生長緩慢、血液內蛋白質含量降低, 使免疫力降低。 公犬精液品質下降、精子數量減少。 母犬發情異常、不受孕, 即使受孕, 胎兒也常因發育不良而發生死胎或畸胎。 但過量飼喂蛋白質不但造成浪費, 也會引起體內代謝紊亂, 使心臟、肝臟、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失調, 性機能下降, 嚴重時發生酸中毒。 一般情況下, 成年犬每天每千克體重約需48克蛋白質, 而生長發育時期的幼犬約需9.6克。
[習性] 犬的消化特性
犬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肉食目。
犬的食管壁上有豐富的橫紋肌, 嘔吐中樞發達。 當吃進毒物後能引起強烈的嘔吐反射, 把吞入胃內的毒物排出, 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防禦本領。 犬的唾液腺發達, 能分泌大量唾液, 濕潤口腔和飼料,
犬在食後5~7小時就可將胃中的食物全部排空, 要比其他草食或雜食動物快許多。 犬的腸管較短, 一般只有體長的3~4倍, 而同樣是單胃的馬和兔的腸管為體長的12倍。 犬的腸壁厚, 吸收能力強, 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特徵。 犬的肝臟比較大, 相當於體重的3%左右,
犬對蛋白質和脂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但因咀嚼不充分和腸管短, 不具發酵能力, 故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差。 因此, 給犬喂蔬菜時應切碎、煮熟, 不宜整塊、整棵地喂。
[營養] 犬最需要水
水是犬的必需營養物質。 成年犬的體內約含有60%的水, 幼犬的比例更高。 水是犬新陳代謝的必需物質, 有水的參與才能使肌體的內分泌以及細胞結構保持正常狀態。 另外水分的蒸發通過體表和呼吸系統與外界構成熱交換, 可以降低體溫。 營養物質如果沒有溶解在水裡, 就不能被充分吸收, 特別是病犬, 如果缺水就無法恢復健康。
犬可以兩天不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