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草銹病發生普遍,
分佈廣泛,
是金魚草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病原】金魚草柄鏽菌(Puccinia antirrhini Diet.&Holw),
屬真菌擔子菌亞門、柄鏽菌屬。
【症狀】該病為害莖、葉和花萼。
發病初期受害葉和萼片出現褪綠小斑、略隆起,
後病斑擴大形成皰狀突起,
周圍具一黃色邊環;莖上病斑與葉相似,
中心形成稍隆起的潰瘍斑,
該病斑常成為次生菌的侵入通道,
若病斑環繞則致植株枯萎死亡。
條件適宜時,
皰狀病斑破裂露出紅褐色夏孢子堆。
【發病規律】病菌轉主寄主不詳, 以休眠夏孢子借風雨傳播再浸染金魚草。
【流行特點】溫度為10-17℃的冷涼環境,
以及晝夜溫差較大,
形成露水有利夏孢子萌發和浸染。
【防治措施】A.繁殖時在健康植株上選取插條或用種子繁殖為宜。 同時, 應儘量選擇一些抗鏽品種進行栽植。 B.栽培管理中特別在溫室中注意適時通風散熱, 降低空氣濕度。 尤其避免淋澆, 以防止葉片沾水或結露。 溫室中若保持白天溫度在21℃以上, 夜間溫度15℃以上, 則能控制銹病發展。 C.發病初期, 可噴灑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或20%粉鏽寧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防治, 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