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網瞭解到,
負鼠是一種身長40-45釐米、外形似老鼠的小動物,
生長在美洲地區的負鼠與澳大利亞的袋鼠有相同的生活習性,
即母負鼠以其別致的育兒袋帶著小負鼠四處活動。
偶爾,
母負鼠也把小負鼠背在背上,
小負鼠的尾巴則與負鼠媽媽的尾巴纏繞在一起,
小負鼠長大之前,
不會離開母負鼠的負鼠在遇到不測、突如其來的襲擊以至於無法逃生脫險時,
就會裝死以求保全生命。
為此,
負鼠得了一個“騙子”壞名聲。
其實,
緊急關頭耍點兒小花招也無可非議,
因為不裝死就得白白送死,
那多不合算呀!負鼠“裝死“伎倆之所以行之有效,
因為任何兇殘的猛獸—獅子、老虎、狼都不敢貿然接近剛死的獵物,
何況負鼠的裝死”來得突然,
意想不到之間就把猛獸嚇住了這就是負鼠的拿手好戲—心理”自衛對策的勝利所在恐懼感使獵食者的食欲受到抑制,
使它對已到手的獵物暫時失去了興趣,
這就給負鼠提供了伺機逃生脫險的機會。
而負鼠從“裝死”狀態突發性地撒腿逃命,
這一反常的再度表示,
又把獵食者給唬住了也就不會再去追殺這到手的獵物了過去,
有人曾認為負鼠的裝死”並非騙術,
而是大難臨頭時真的被兇神惡煞的猛獸嚇昏過去了科學家們運用電生理學的原理對負鼠進行活體腦測試,
揭開了這一謎底。
針對負鼠身體在不同狀況下記錄在案的生物電流的資料分析,
得出的結論是負鼠處於“裝死”狀態時,
大腦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
不但與動物麻醉或酣睡時的生物電流情況大相徑庭,
甚至在裝死”時,
負鼠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
看來,
負鼠名下的騙子”稱號並沒有張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