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養護

金魚出血病的成因及治療方法

[發病原因] 引起金魚出血病的因素較為複雜, 一般有病毒性、細菌性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引發:

1.病毒、細菌(一般認為由單胞桿菌)和寄生蟲侵害魚體致使魚體周身或局部受損。

2.水質關係 不管用自來水養魚, 還是湖水或井水養魚, 需經過靜置或曝曬2—3天后, 才可使用。 如果不經過處理直接使用, 輕則使鰭鱗充血, 重則會使金魚致死。

[症狀] 周身鰭(基部更甚)、鱗間或局部充血、溢血、潰瘍、鱗片脫落;重則口腔、眼及內臟均有出血現象, 病魚呆浮或沉底懶遊, 輕者食欲減退, 重者拒食、體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

併發細菌性水黴病、敗血症而死亡。

[發病季節] 終年可以發生, 尤其以6—10月為多見。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預防外, 在溢血處檢查有無寄生蟲, 有則捉除。 同時, 用紅汞塗擦患處, 然後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靜養, 每天1次, 痊癒為止。

(2)把病魚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的藥液或2%一3%的鹽水中浸泡10一15分鐘後, 過洗入池(缸), 隔天1次。

(3)嚴重者在10千克水中, 加入100萬單位的卡那黴素或8萬一16萬單位的慶大黴素, 病魚水浴靜養2—3小時, 多則半天後換入新水飼養。 每天1次, 一般2—3次即愈。

作者: 郭浩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