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中, 在比1米更大的水族箱中, 也就是大型水草造景缸, 為了便於管理和觀察以及水容量的關係上,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如同牆壁的“橫向空間的長型展示缸”。 這種大型的水草造景展示缸, 可以具有充分展現視覺效果的解放感。 在此廣闊的空間裡, “從大自然中蘊育而生”、“超越大自然”為造景目的的自然寫實造景流派應運而生。
讓自然水域景觀在大型水族箱中再現, 是自然寫實造景流派與眾不同的地方, 特別是大型水族箱的尺寸很大, 水容量充定, 所以, 在觀賞魚類與魚類的種類選擇上並沒有多大限止,
在造景設計階段, 設計者所具備的知識與經驗是要在短時間內創造出賞心悅目的水草造景的必要條件。 除此之外, 還需要在腦中不斷地思考。 而造景構圖與空間安排, 兩者之間絕對是密不可分的。 不過即使造景設計者具備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但若無法確實地掌握“自然”的表現, 那也是無法將大自然真實具體地表現出來。 總而言之, 當水族箱空間越大時, 對大自然的細緻掌握與豐富想像的要求也相形嚴苛。 另外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被訓練而成的水草造景專家, 他們的造景作品乍看之下非常的美豔,
作為“讓自然再現”的造景目的, 這是與構置造景圖不可分的, 至於“想像力”便扮演調節上述關係的任務。 以這種造景手法為例, 水族箱夠大的情況下, 由於空間廣闊, 故大多飼養成群的小型魚, 在感覺上非常清涼,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認為水族箱空間夠大, 不妨飼養體積較大的魚類的話, 這種念頭的實施, 就會徹底喪失視覺的解放感;除非, 長寬差距較少的水族箱, 則可飼養七彩神仙魚等等,
但是, “放任”和“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選擇個人自己喜愛的水草與飼育喜歡的魚種, 這並不是“自然景觀”, 因此往往許多水草造景愛好者有所誤解。 要創造水族箱中的“自然景觀”, 就必須要“模仿自然”開始。 雖然模仿大自然, 但其中亦存在著一定的法則, 舉例而言:陰性水草要種植在沉木、岩石的陰影處, 陽性水草要種植在靠近水面的明亮處。 當然造景手法也有一些非常極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