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市上賣的篩檢程式有外掛、上置、潛水和生化等幾種類型。 原理都一樣, 把水抽出, 過濾後再返回魚缸裡。 可是, 一些魚友在使用外掛、上置或潛水式篩檢程式時, 仍然存在魚糞便等汙物難以吸走的煩惱, 需用虹吸的辦法才能把汙物吸走, 所以, 天天換水。 有時在新缸加水後或舊缸全換新水後出現了白霧, 雖然啟動了過濾系統, 但白霧依舊不散。 其實, 只要你掌握了濾器濾材使用中的上些小技巧, 它們就能完全能幫你完成這項工作了。
一、上置、潛水(內置)式篩檢程式及濾材
在裝上置、潛水篩檢程式時, 把出水口裝在缸的一頭, 而入水口裝在另一頭。 入水口的網不要太高(我可用剪刀剪掉一圈), 這點尤為重要, 讓入水口儘量接近缸底(裸缸)。 這樣出水口的水會把汙物沖到入水口。 而入水口網短了, 接近缸底, 吸力就大, 平常用小網把汙物向入水口推一推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 困水、闖缸和過濾是建立生態系統的三步曲, 缺一不可。 如果是新缸或全缸換新水, 濾材加厚一點, 篩檢程式馬力加大一點, 吸力也就大。 一邊困水, 一邊闖缸, 一邊開著篩檢程式, 水乾淨的快, 淨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水吸出後, 進入過濾合, 會直接流到濾棉或其它濾材上, 魚糞便等汙物很難清洗。 怎麼辦?找雙尼龍襪子, 洗淨,
對於已經養著魚的缸出現了白霧, 說明篩檢程式瓦數小或安裝的不合適。 應調換瓦數稍大一點的篩檢程式, 並將篩檢程式安裝合適, 這樣水就能充分迴圈, 不再會出現白霧, 也就不必天天換水。
二、外掛式篩檢程式及濾材
對於1.2m以上的缸, 選用外掛式篩檢程式比較好。 但馬力要比正常的要求的稍大一些, 如1.2m的缸, 一般用30瓦的, 你就用35瓦的。 但要過濾更充分, 還是再大一點的好。
使用外掛式篩檢程式是麻煩點, 但會使用了, 就省事了, 可以比較長時間洗一次。 外置篩檢程式不適合養大型魚,
外置桶裡是全部放海綿, 還是放生化環什麼的?可以說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我用了海綿, 也可以一層放海綿, 另一層放生化環或陶瓷環一類的東西。 原裝海綿, 使用前一定要徹底清洗。 不然海棉是不乾淨的。 生化環或陶瓷環應放在上面那層。 因為, 外置篩檢程式的水是先通過下層, 再與生化環接觸, 產生作用, 然後進入魚缸。 活性碳最好是將來添加了潛水泵後, 放在濾槽裡。
外置筒清洗、裝好以後, 剛灌水時, 會有氣體把好多髒東西壓出來, 沖到魚缸裡, 等開泵時, 管道牆壁上的髒物也會被沖出來。 解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把一根塑膠軟管接在出水口,
無論是使用上置、潛水式篩檢程式或外掛式篩檢程式, 其濾棉或生化棉應每天或隔天洗一次, 生化環或陶瓷環可以間隔一個月左右清洗一次。
另外, 白天開篩檢程式, 晚上關掉, 比連續24小時開啟效果差些, 但魚的數量別太多, 否則就有可能出問題。 水在短時間內不流動也沒關係, 但細菌在長期不流動的水裡是無法生存, 好的壞的細菌都一樣, 什麼細菌都沒有的水就成了死水, 魚是無法生存的。
歸納起來就是:1.泵裝的要合適, 以形成水迴圈, 缸底不留糞便為標準。 2.泵的瓦數比常規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