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又名田蛙、田雞等, 歷來被稱為“莊稼衛士”, 是螟蛾、稻苞蟲、稻蝗蟲、螻蛄、蟋蟀、葉蟬等30多種作物害蟲的天敵。 據統計, 一隻黑斑蛙, 一年能吃掉一萬隻害蟲;一隻澤蛙, 一天的食蟲量多達260餘隻, 平均最少也有50-70只。
青蛙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 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高25%, 是有名的美味佳餚。 雌蛙輸卵管及卵膜具有補虛退熱、益肝腎、養肺陽等功效, 是良好的滋補強壯劑, 尤適於休弱多病者食用。 在國際市場上, 每公斤幹青蛙可換外匯相當於人民幣150元。
近年來, 青蛙的養殖業逐漸興起, 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青蛙是兩栖物, 約有190種。 其中分佈廣、數量較多的是黑斑蛙, 其次是澤蛙、金錢蛙、虎蚊蛙。 一般養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
黑斑蛙:體長約70-80毫米, 雄性略小, 頭長略大於頭寬。 吻鈍圓而略尖, 吻棱不顯。 眼間距很窄。 前肢短, 批端鈍尖, 後肢較短而肥碩, 脛關節前達眼部, 趾間幾乎為全蹼。 皮膚光滑, 背面有一對背側褶, 兩背側褶間有4-6行不規則的短膚褶。 背面為黃綠或深綠或帶灰棕色, 上面有不規則的數量不等的黑斑, 四肢背面有黑色橫斑, 腹面皮膚光滑呈魚白色。 雄性有一對頸側外聲囊, 第一指基部粗肥, 上有細小的白疣, 有雄性腺。
金線蛙:體長50毫米(雄體略小), 頭略扁, 吻鈍圓, 吻棱不顯, 鼓膜大而明顯。 指端尖圓, 後肢粗短, 趾端尖圓, 趾間全蹼。 背面及體側的皮膚有分散的疣, 背側有一對背側褶。 腹面光滑, 肛部及股後端有疣。 生活時背面綠色或橄欖綠色, 後肢背面棕色橫紋不顯, 腹面黃白色。 雄性有一對咽側聲囊, 第一指有婚墊, 有雄性腺。
澤蛙:體長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 吻尖圓, 吻棱圓, 眼間距窄。 指端鈍尖, 後肢較短, 趾端鈍尖。 趾間的蹼約達趾長的2/3。 背部皮膚有許多不規則、分散排列的長短不一的縱膚褶, 褶間散有小疣粒, 無背側褶, 頭前端及腹面的皮膚光滑。 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 背面灰橄欖色或空灰色, 雄性咽部深色, 其餘為白色。 雄性第一指上淺色婚墊發達,
虎紋蛙:體大而粗壯, 雌性超過120毫米, 吻端尖圓而長, 吻棱鈍, 鼓膜大, 前肢短, 指短, 指端尖圓, 趾末端頭圓, 趾間全蹼, 皮膚極粗糙, 無背側褶, 背部有長短有一、分佈不十分規則的膚棱, 縱行排列, 頭側口緣及腹面的皮膚光滑。 生活時背面黃綠略帶棕色, 頭側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 的紋斑, 腹面白色。 雄性略小, 有一對咽下側外聲囊, 前肢粗壯, 第一指上灰色婚墊發達, 有雄性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