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水族 » 水族資訊

紅元寶魚簡介

1516


紅元寶魚

飼養和管理

一、飼養方法:1、幼魚期:幼魚期的餌料管理非常重要, 餵食的數量盡可能每四個小時餵食一次, 每次為投餌的最大食量投喂(即吃到不想吃為止),

其作用為幼魚的成長基礎建立;幼魚飼養以飼料為主, 此階段也可餵食冷凍或乾燥赤蟲、豐年蝦或麵包蟲。 2、亞成魚期:同樣以飼料為主, 此時期的魚食量增加, 除了前面的餌料, 並可以投喂麵包蟲、牛肉或小黑殼蝦。

二、餵食注意事項:1、進行餌料投喂時, 若魚只在五分鐘內沒吃完, 記得一定要馬上將殘餌撈起清除, 否則會污染水質。 2、每天要觀察魚只的健康情形, 看魚的活動量是否健康活潑。

三、瞭解水質:國內的自來水於每個縣市之軟硬度各有差異, 並依地區的不同, 會呈現弱酸性或弱鹼性;而自來水雖為軟水, 但卻經過淨化殺菌處理, 使水中含氯及其他殺菌消毒物質, 雖然不會直接危及人畜健康,

但對於直接利用水進行呼吸的魚只, 卻會造成傷害, 甚至死亡。 一般淡水魚類多偏好軟水環境, 儘管稍偏硬的水質不會嚴重影響到魚, 但是在不瞭解水質是軟水還是硬水的情況下, 驟然間變換水質, 便會造成魚只無法適應, 而在短時間內褪色。

四、水質的管理:紅財神與紅元寶宜採用硬度較高的舊水, 水溫約28℃左右, 最適當的pH值在7或6.5~7.5的範圍內, 碳酸鹽硬度約為3~6°KH。 由於飼育水在酸堿值方面最好是中性, 因此無論底材所用砂石為何種, 最重要就是不要影響到水質的酸鹼度;因為有些砂石會釋放出令水質變酸或變堿的物質, 都會影響“紅財神”與“紅元寶”的生長和發色鮮紅度, 建議最好採用麥飯石或宜蘭石最為理想,

而NH3(氨)、NH4+(銨)及NO2-(亞硝酸)、pH值(酸鹼度)最好每天檢驗一次, 並保持在最適當的範圍。 P.S.:如魚只更換環境, 水質不合, 顏色褪掉時, 可加入黃藥(魚利靈)或黑水(草泥丸)即可, 很快顏色就會變回。

五、底材:以宜蘭石、麥飯石或黑膽石為最理想, 其功能為成立硝化菌菌床, 穩定水質, 並將有機質分解後沉澱於底材之下, 同時也有美化的效果。 如採用裸缸, 容易因為沒有鋪設底材, 而使硝化菌只能在過濾槽中繁殖, 降低硝化菌的繁殖空間, 並無法穩定水中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同時使致病源或其他水中污染物質直接飄散在水中。

六、成長變化過程“紅財神”與“紅元寶”在幼魚期時, 和一般的南美洲慈鯛並無兩樣, 但在幼魚期體型就相當壯碩,

且成長快速, 約二~三個月就能成長至13公分左右, 體色也會由黑色轉變為紅色, 並在第一年體長就可達到20公分以上, 滿兩年後更可長至25~28公分, 體重超過一公斤以上, 不過最大體長至今仍未能被確認, 本人看國最大的也就35公分。

紅元寶、紅財神與血鸚鵡、金剛鸚鵡之差異

紅元寶與紅財神可以說是第三代改良魚種, 血鸚鵡開啟了慈鯛改良的始祖, 金剛鸚鵡亦為早期之慈鯛改良代表種, 因此經常用作為與現今改良慈鯛之比較;血鸚鵡的體型較小、頭部大、眼睛較凸, 且嘴巴是呈倒A型。 金剛鸚鵡的體型則較長, 體色呈橘紅色, 背鰭和臀鰭較短, 體型較類似紅魔鬼, 身長達18公分之後, 嘴巴呈三角形, 下巴較凸, 體型達半公斤以上的只占20%。

兩者與“紅財神”與“紅元寶”的差異, 一眼就看得出來。 市面上的血鸚鵡與金剛鸚鵡, 有很多是用注射色素的方式來改變魚的體色, 有紫色、藍色、桃紅色……等等;但這都會造成魚的肝臟的嚴重負擔, 並減短魚的壽命;且經過“小針美容”後的血鸚鵡和金剛鸚鵡, 其體色並不能保持長久性, 待褪色之後, 再也無法恢復原來的顏色, 才使消費者抱怨連連。 3而“紅財神”與“紅元寶”在體色上是呈鮮紅色, 餵食方面都是採用天然的蝦紅素, 使其體色呈現為天然的鮮紅色;背鰭與臀鰭長度超過尾鰭, 嘴巴可以自然開合, 加上體型渾圓又碩大、眼睛黑白分明又明亮, 且因穩定性高, 90%以上體型都能達到1公斤以上;且不論是外觀、顏色或體型, 都更能凸出它們的特色。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